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增加农民收入

科技油茶致富浏阳农民

日期: 2008-11-11 10:53 作者: 徐松竹 高瞻远 来源:农民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奇迹!一株油茶结籽42公斤!”随着国家林业局科技司计划处处长杨锋伟喊出秤杆准星数字,顿时爆发如潮掌声。10月26日,从湖南省浏阳市淳口镇鸭头村油茶科技丰产林基地传来喜讯,国家林业局、湖南省林科院对该基地随机抽取4个样本10亩油茶林测产,亩均产茶籽1460公斤,按5%的出油率(出油率5%-9%)测算,亩产茶油73公斤,为传统亩均产油量2.4公斤的30.4倍。浏阳是国家命名的“中国油茶之乡”,油茶面积达82.6万亩,占全市经济林的94.2%。其中油茶丰产林16万亩,林农年人均油茶收入达1300元,油茶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强劲动力。

  科技创新孕育油茶奇葩

  驱车来到浏阳市沙市镇中洲村中山片油茶新品种比较试验基地,但见一边的老品种油茶树,果子稀稀拉拉,又小又少。而另一边经过提纯复壮、嫁接品改的高产油茶树,密密麻麻挂满了果,压弯了枝条。浏阳市林业局局长谭景长介绍,过去老品种一亩只能产2-3公斤油,现在新品种每亩能产油50公斤,是老品种的20多倍,十年树龄的每亩最高产油量甚至达到75.5公斤,农民每亩收入能达到3000多元。

  出沙市镇,来到淳口镇鸭头村油茶丰产林基地,只见大片油茶枝条被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蔚为壮观,农民不得不用棍子撑起油茶。“这种湘林69新品种,亩产油可达到75.5公斤。”正在采果的林农吉朝来亮着大嗓门高兴地说,他家8亩油茶去年摘了2万多斤果子,卖了2000多斤生果,余下的都榨油了,100斤生果可以榨5斤多油。今年的产量比去年还要高。一亩油茶收入3000元没有问题。

  “今年收入不比去年低,少说也有1万元。”骄阳辉映的西山坡,该村村民张继平抹了抹汗,指着刚采下的满满一袋茶果笑得合不拢嘴。他种了3.5亩油茶,有200多株茶树,都已进入盛果期,去年摘了3500公斤茶果,直接卖了1000公斤,剩下的榨油卖茶油和茶枯饼就赚了7000元。

  淳口镇林业站站长罗英武介绍,丰产油茶林亩均年管理成本不到50元,亩产油50公斤以上,高的达75公斤。而油茶是一种常绿长寿树种,一次种植,多年受益,稳产收获期可达60-100年,是名符其实的“铁杆庄稼”。一户农民种植10亩油茶,一年可收入2万多元。罗英武开玩笑地说,要是10年前种了30亩油茶,即使不干活也吃穿无忧了。

  “油茶高产搭帮科技创新”。浏阳市林业局技术推广站站长杨国东说,抓住国家林业局油茶产业研究开发中心和省种苗繁育中心落户浏阳的机遇,依托市科技部门鼎力相助,全力开发油茶雄性不育系选育与杂交育种研究项目,引进油茶优良无性系45个、杂交实生良种50个,创新推广繁育嫁接苗8000万株,建采穗圃260亩、油茶种子园800亩。获国家星火计划、省市科技进步奖6项,创造了新造油茶林三年挂果、五年进入盛果期的奇迹。

  低产改造做强油茶产业

  “油茶低产改造后,亩产值是低改前的15倍以上,今年收入至少有3万元。”浏阳张坊镇茶园村低产油茶改造基地,村民刘春生指着被果实压弯的茶枝笑得合不拢嘴。他改造低产油茶15亩,去年就赚了19000元。

  “推广高产新品,只是油茶产业发展的第一步。要使油茶科学发展,真正做强做大,成为农民增收的‘绿色银行’,还得科技改造原有大面积低产油茶林。”杨国东说,因油茶林多为天然生长、品差产低的老茶树,加上“只采不管,自生自灭”的传统粗放经营,导致“有面积,没效益”,亩均产油仅2.4公斤。

  近年来,浏阳抓住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油茶低产林改造项目市(县)”的机遇,按照“上级争取一点、本级补助一点、林农自筹一点”筹资方式,投入3800万元改造低产油茶林16.6万亩。建立连片油茶低改示范基地12000亩,开展油茶集约培管示范。成功开展了油茶抚育与茶林放蜂技术研究,有效攻克了蜂群授粉“冬消春衰”的难题。利用租赁、股份等多种流转形式,加快低产油茶林向种植大户能人的集中,优化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组合,促进油茶低改又好又快发展。经专家现场实测,油茶低改后每亩年收入由原来100多元提高到2000多元,全市油茶低改农民增收1.32亿元。

  精深加工延伸油茶链条

  “深加工精品茶油每公斤卖到50元的高价还供不应求,连明年的订单也早就接满了”。来到浏阳市九道湾茶油加工厂,只见人头攒动,来自全国各地的购货者络绎不绝。厂负责人介绍,为使油茶产业永续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稳定渠道,浏阳出台一系列优惠鼓励措施,全力开展油茶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全市建有油茶规模龙头加工企业2家,年加工量达2000吨,产品畅销海外及国内21个省市。目前正组织科技攻关,对茶油副产品茶籽枯饼进行二次加工提取制作茶皂素、高蛋白饲料、生物杀虫剂。对平常用作烧火取暖的茶壳,开展深加工提取糠醛、栲胶、木糖醇等多种化工医药原料,加工升值将达10倍以上。为提高油茶整体效能,浏阳还大力发展茶树菇产业,年栽培茶树菇达1000万袋,成为农民增收和丰富菜篮子的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