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阳:玉米秸杆变废为宝增收入
过去乱堆焚烧的玉米秸杆,如今在千阳县成了紧俏商品,收完玉米的农民,又出售玉米秸杆增收入。
连日来,在陕西省千阳县的间田地头,随处可见收购、砍伐、运输玉米秸杆的人群,拖拉机、农用车、架子车各种运输工具都派上了用场。在该县千头奶牛场的院子里,连车连,人挤人,每天以300多吨的收购量,把一车车堆装如山的玉米秸杆变为农民手中的现金;大型铡草机如永远吃不饱的饿汉,把一堆堆葱绿的玉米秸杆变成了奶牛青贮饲料的原料。
千阳县每年种植玉米14万亩,在过去,数十万吨的玉米秸杆被农民废弃,任意堆积或焚烧,严重污染环境。近年来,该县大力推广玉米秸杆青贮饲料技术,在解决了3.1万头奶牛冬季饲料的同时,实现了变废为宝,环境整洁。
在奶畜大村曹家塬,县上的技术服务队自带大型揉草机,帮助群众挨家挨户铡玉米杆、装填青贮窖,建高效饲料。面对家家数十立方的青贮窖,奶农王新芳告诉记者:“大伙到外村以100元/吨的价格,收来玉米杆制成青贮料,1公斤能抵半公斤精饲料,划算得很;我去年贮少了,春季还买了二百块钱的呢。”对于出售秸杆的农民而言,1亩地可多收入200多块钱,如果带着嫩玉米棒出售,230元/吨的价格,每亩地可实现收入上千元,比出售成熟的晚玉米更划算。
据了解,该县每年投资40多万元,从铡草机、揉草机、青贮窖等方面扶持奶农做大青贮规模,农技人员从8月份开始进村入户帮助群众适时采收、科学贮料,年贮成品料6万多吨,带动农民增种夏玉米3万多亩,今年已完成任务的50%以上。而秋收时节,田埂地畔、村头路边再也见不到堆积的秸杆和焚烧的浓烟,农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