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增加农民收入

草畜业成为子长农民增收的支柱

日期: 2008-08-25 00:00 作者: 刘治安 吴瑞 魏伟 来源:陕西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中探寻新路的子长县,近年来下势发展种草养畜,使草畜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该县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中,以政府补助的形式,积极鼓励农民采取林草套种、以林立草、以草养林以及饲草玉米种植等办法,建成以苜蓿和饲草玉米为主的优质牧草基地48万亩。同时,大力推广饲草青贮、微贮技术,去年以来累计配备各类饲草饲料加工机械1500台套,人工种草7万亩,青贮和收贮20万吨,为全县扩大以养牛为主的草畜业储备了充足的饲草饲料资源。

  在此基础上,该县把培育养殖大户作为草畜产业发展的龙头,实行以奖代扶、大户带动、小区发展、农民投资、政府奖励的办法,让养殖大户真正起到典型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截至目前,该县累计兑现扶持奖励资金近500万元,建成规模养殖户2176户,已建成史家畔乡李家沟、栾家坪乡南家湾、余家坪乡王家湾3个200头肉牛养殖示范场和6个百头养牛示范场。在大户带动和政策扶持下,全县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涌现出赵雪宏、白王贵等一大批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的养殖大户,种草养畜蔚然成风。

  今年以来,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草畜产业,子长县专门组建了畜牧兽医局、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畜牧技术推广站,为13个乡镇兽医站配备了61名专业技术人员,并配发了防疫、改良等设备。针对草畜业发展中存在的养殖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低等问题,从大户带动和整村推进入手,进一步加快产业发展步伐,不断将农业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和农民增收优势。

  去年以来,该县扶持发展“一村一品”草畜业示范村15个、推进村100个。同时,以杨家元则镇麻柴沟百头梅花鹿养殖场和热寺湾大寨村獭兔养殖为代表的一批特种养殖村正在兴起。在建成的热寺湾乡姜家坪村、安定镇三十里铺村等5个示范村中,养殖户占到总农户的70%以上,草畜业的收入已占到农民纯收入的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