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迎春,一心要帮村民致富
过去,内蒙古扎兰屯市浩饶山镇西平台村很少种土豆,种一点也是为了自己吃,虽然种土豆在当地来说经济效益可观。然而,一条没有桥的绰尔河不仅使人们出行难,而且生产的农产品也运不出去。土地虽然适合种土豆,却没有人敢种。2007年,西平台的村民开始种土豆了,而且敢大面积栽种了,因为黄迎春在村里办了一个淀粉加工厂,人们再也不用担心土豆卖不出去了。
黄迎春,是内蒙古扎兰屯市繁荣办事处的人。以前他搞过收购,经营过牧业点,后来又办了一家面粉厂,多年的商海打拼经历,使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06年,他投资25万元在西平台村建了一个淀粉加工厂。黄迎春在西平台建厂,就是为了能让西平台的百姓通过种土豆富裕起来。他先给大家算了一笔账:一亩土豆能收4000~5000斤,他保底以每斤0.20元收购,市场价高随行就市,一亩地可收入800~1000元,比种大田多收入一半。虽然种土豆费工,但土豆的种收都能和大田错开时间,不影响管理其他庄稼,况且土豆收获后可以从地里直接卖到淀粉厂,省去许多麻烦。为了降低种土豆成本,减少用工,黄迎春自己购进土豆种子赊给农民,又投资3500元购买了一台马铃薯播种机,给农民播种土豆,每亩只收10元钱,雇人栽种,一个人一天只能栽种一亩,雇工费每天就要50元。2007年是第一年试种,西平台村一下子就种了300多亩,赶上土豆价格高,大小混在一起每斤卖0.23元,每亩获纯收入700元。村民一下子尝到了种土豆的甜头。村民们对黄迎春说:你可得在西平台多干几年啊,你要是走了,我们种的土豆卖给谁去?
黄迎春就没有走的打算。目前,黄迎春的淀粉厂每天可加工土豆10万斤。最多时雇12个工人,供吃供住每天40元。现在海拉尔、哈尔滨的淀粉收购商已经主动上门来订货,加工生产的淀粉不愁卖。黄迎春说:“淀粉应用范围广,市场需求量大,无论是加工食品还是制药,都离不开淀粉。土豆产业是未来的黄金产业,谁占领了先机谁就会赢。”对此,黄迎春满怀信心。他要通过淀粉厂这个平台,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带领西平台村民向着致富路大步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