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平度市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有新招
依托当地优势 开拓致富新路
平度市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新农村、新农民、新女性”致富工程,积极推进巾帼培训、巾帼示范、巾帼创业三大行动,引导发动广大农村妇女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依托当地优势投身新行业,开拓出一条条增收致富新渠道。
灰埠镇妇女“捉鸡”忙
随着该市灰埠镇养殖业的蓬勃发展,不少村建起了养殖小区,实行专业化、规模化养殖,全镇有1000多户农民养殖鸡、鸭、猪等各种畜禽。因为出售时是集中大批出栏,需短时间内将几千只鸡(鸭)捉笼、称重,装车,所以单靠养殖户自己或亲戚朋友帮忙很难完成,还经常发生鸡(鸭)压伤、挤死的现象。青年妇女郑华抓住商机,率先组织10多个妇女姐妹成立了专业的捉鸡(鸭)队伍,只要养殖户电话一通知,立即召集其他妇女按时集合,提供捉鸡(鸭)、称重、装车一条龙服务,深受广大养殖户欢迎,而这些妇女在服务中也可年均增收8000多元。在郑华的带动下,一支支以农村妇女为主力、专门靠给养殖户有偿捉鸡(鸭)、装车赚钱的妇女捉鸡(鸭)队伍活跃在各全养殖小区,她们10人左右一组,由一名召集人负责联系业务、结账付款等事务,其他妇女则按照要求出工,现在她们的业务已逐渐扩展到邻镇、邻市的10多个乡镇,成了远近闻名的“捉鸡客”。
麻兰镇妇女“送肥”欢
麻兰镇妇女王爱红打扮得干净漂亮,谁也不会把她和臭哄哄的粪堆联系在一起。可就是她,打破传统观念,顶住世俗压力,天天开着车到处收粪肥转卖给邻镇种地的农户,每天收入达100多元。近年来,随着全市农业产业化的迅速发展,广大农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绿色、无公害、标准化的生产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施用农家肥、测土配方、生物防虫等技术也成为农产品品质高低的重要标准,麻兰、仁兆、古岘等镇的一些妇女,自觉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开着农用车四处联系养殖场,拉到粪肥后到地里卖给农户,既为养殖户增加了收入,又解决了农户的用肥需求,还增加了自身的收入,在市场经济中找到了新的致富道路。
南村镇妇女“拣菜”喜
随着南村镇姜家埠村蔬菜批发市场的不断扩大,蔬菜交易量日益增多,一些客户急需把当天收购的蔬菜分级分类,包装好运送到各大城市。该镇一些妇女适应这一需求,不再局限于天天下地种菜卖菜,而是专门在晚上去市场为客户提供分拣菜服务,多的时候一晚上下来能收入八、九十元。因为分类包装要求简单,计件发放报酬,所以不仅年轻人,连老人也可以参加,各村妇代会抓住时机,及时把村里的闲散妇女组织起来,成立了"三八"服务队,根据客户的需求安排人数进行分类包装,帮助村里更多的妇女增加收入,一些妇女晚上到市场上分拣蔬菜,收入比白天下地种菜挣的还多,仅此一项,“拣菜”妇女人均增收6000元。
这些只是平度市广大农村妇女开拓致富新路的一个个缩影。据了解,在各级妇女组织引领下,平度市60万妇女依托当地优势,发挥自身特色,还发展起加工眼睫毛、做假发、编草编、钩包、加工山野菜、整理小布角等各类致富新项目,在推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人民网青岛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