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增加农民收入

浙江:竹笋大户蒋长富谈雷笋增产增收 推荐五条经验

日期: 2008-04-11 00:00 作者: 来源:浙江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说来也怪,在这样一个严重冰冻雪灾的年景里,周边农户的雷竹压得七倒八歪,遭受严重灾害,可是在全国劳动模范、临安市高虹镇崇阳村雷竹大户蒋长富的竹园里很少见到有断竹倒竹的现象。为探究其中的奥秘,日前,笔者来到蒋长富家。

  笔者走进蒋长富家在山岙的一块有7亩多面积的雷竹林,仔细寻找后只发现5支断竹。据主人介绍,这片雷竹林出笋比去年多。到昨日为止,他家的雷笋收入已超过17万元,比去年全年收入要多得多。而且还有45亩自然笋也已上市。见到笔者,蒋长富伸出两个手指笑眯眯地说:今年估计有20来万元的收入。

  大灾之年,雷笋收入增加,蒋长富心里乐滋滋。笔者坐在竹地上和他谈及雷笋增收的秘籍时,他说,这不是什么高新技术,只要用心管理就能获得好效益。蒋长富科学管理菜竹林的经验可以归纳为五点。

  一是要钩竹梢。就是每年留养的新竹把梢头高位钩掉,这样使种竹不会无限上升,又使竹身矮化,竹子粗壮,整整齐齐,遇风吹不倒,遭冰雪压不断。特别像今年初这样历史少见的冰雪灾害,更有顶天立地的作用,使竹园保护完整无缺。

  二是掌握气温留养种竹。一个好的竹园留种竹是关键。这个不是一两年就能成功的,而是要多年用心留养。一般要在3月中下旬,气温在10℃至20℃之间,是留养种竹最好时间,如果太早,留种竹的笋要冻死,太迟留种竹属于败化笋,肉头薄不健壮,鞭不粗、扎根不深,容易倒伏。所以,掌握温度留养种竹,不仅使竹林不会退化,而且会一代胜过一代,稳产高产,连年增收。

  三是合理留养种竹。有人认为种竹越密产量越高。每亩留竹上千株,其实适得其反。因竹林同其它作物一样,需要阳光吸收和补充营养,如果种竹太密,太阳光照射不进去,会造成竹身争夺阳光而逐渐升高,所有的营养物都往上升,致使竹干变长、鞭变细,鲜笋产品质量下降。因此,留养种竹一定要有适度,一般每亩留养600-700株为宜,每年年增150株,淘汰老竹数量相等,让竹林有阳光照射,促使鞭壮竹粗,出笋率高,即使遇到今年这样的冰雪灾害也经得起考验,减少竹林损失。

  四是看竹施肥。平时听老师上课要“科学施肥”,但竹农还是摸不着头脑。因为“科学施肥”的标准弄不清楚,真正要达到科学施肥,就是要“测土施肥”,竹农在这方面还没有经验。因此,只有在实践中“看竹施肥”,比如竹叶子发黄就抓紧每亩施竹笋肥20公斤,竹叶子乌黑就不施肥,不要每年多次施肥,因为施肥过多不仅成本高,而且造成土壤结板,竹林退化。所以,要提倡“看竹施肥”,即覆盖雷竹也要提倡轮流覆盖雷竹园,覆盖前每亩施鸡猪栏肥20担作基肥,然后盖上竹叶和砻糠,有利于增强地力,促使竹鞭粗壮产量高。

  五是防治虫害。大面积被冰雪压倒,病虫害也是原因之一。有不少农户平时不注意观察,忽视了这个环节。其实每年都有一种像苍蝇一样大小的虫子,学名叫“黑蝇虫”,专门盯在竹梢头吃嫩竹叶,还拉出大量的粪便,凝结在竹梢上,一旦冰雪压力加重,加上又是冬季土松竹身营养不足,承受不了这个压力,会造成断竹或连根拔起。因此,一旦发现有“黑蝇”危害,一定要集中力量用药剂扑灭或者把虫吃过竹梢钩掉烧毁,及时处理不使其蔓延。每年要给雷竹园喷施杀蝇虫一次,杀尽虫害,保持竹林健康成长,竹园茂盛,达到连年丰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