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增加农民收入

内蒙古:苹果业为农民增收撑起半壁江山

日期: 2008-04-08 00:00 作者: 吕斌 马旭明 来源:内蒙古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五化镇位于赤峰宁城县南端,南接辽宁,东邻河北,平均海拔高度549米,年平均气温7.6℃,年平均降雨量400-500mm,无霜期140-150天,有着得天独厚的小气候条件。

  集于地理位置及小气候的特点,多年来在五化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马营子、鸽子山、榆树底、东三家、山头等5个村的苹果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形成了以这几个村为主的朝宝沟川万亩“宁丰”系列苹果产业基地。该品种是以“富士”和“东光”杂交而成,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具有香、甜、脆、易贮藏等特点,成为市场热销品牌。

  由于果农的技术水平不高和对果园管理不善,果树面积虽然得到了发展,但苹果的质量都不好,价格偏低,果农的收入提高得不快,影响果农的发展积极性。五化镇党委政府开展了对当地苹果发展势态的调研活动,决定在5个村抽调懂技术、会管理、有经验的果农组建苹果协会,以协会的形式组织果农对果园进行整地改土、科学灌溉、适度修剪、疏花疏果等林间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积极引导协会大力发展优质脱毒苹果,发展套袋苹果。

  自2007年以来,镇党委政府加大了对苹果基地的投入力度。共投入资金20余万元修建蓄水池4座,铺设管道4800延长米,建成1500亩优质脱毒苹果精品园。苹果有大小年,开花时揪掉一半枝的花,剩下套上纸袋,苹果长得大,斤数不减少,因质量好,价格上去了。这样苹果不再有大小年,保证了苹果年年不减产,使部分靠天收的优质苹果树木在水肥方面得到大大的保证,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通过政府的引导和参与,使该镇的苹果有了较明显的转变,做到了口感好、风味浓、酸甜适度、汁多型大,苹果的质量上去了,价格自然就升上去了,由原来的每市斤0.5-0.8元上升到每市斤1.5-2.0元,按亩产5000市斤计算,农民收入每亩增加了5000元,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元。

  苹果的质量提上去,价格提高,农民的收入增加,苹果的销路也打开了。苹果的销售由原来的滞销发展到了畅销,再发展到了供不应求。路子由只限本乡周边,发展到内蒙古境内,直到北京等各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