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邓州农民凭绝活年挣四千万
近日, 邓州市农民王天青因为有校油泵的绝活而被一家企业聘为工程师,年薪10万。眼下在邓州市,有一大批像王天青这样的农民,靠自己的辛勤与聪明把不起眼的小技艺做成了致富绝活,每年能挣回近4000万元。
油馍师傅下江南
在邓州市西北部有一个偏僻的村庄叫河北村,这里的农民烙油馍一绝,同样的油和面,经过他们的手烙出来的油馍层多、色美、味鲜。5年前,该村农民曾大强在温州打工时,给别人做饭,烙出的油馍被赞不绝口。经过一番琢磨,他便开了一家小吃店,专卖油馍,谁知一下子火起来了。一家星级宾馆把他烙的油馍作为特色食品端上了餐桌。
此事一传十,十传百,河北村的农民看到自己的绝活能生“金”,便纷纷走出家门当起“油馍师傅”。目前,该村300多户人家中,就有100多户干起烙油馍行当,一年每户稳赚3万多元。
驾着飞机玩马戏
张楼乡丁湾村有玩“马戏”的传统。村里一位叫吴奇林的青年人,率先组建了“中原飞野马戏团”,靠自己的杂技艺术闯天下,他们的拿手好戏狮子滚绣球惊险动人,一年演出收入达数万元。
在吴奇林的带动下,本村和邻村的马戏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到1996年丁湾、大王两个村已组建15个马戏团,从艺人员达500多人。他们还专门购置了滑翔飞机,使马戏更有吸引力。他们的主要节目有狮子滚绣球、高车顶碗、椅子顶、高台定车、双爬杆、走钢丝、晃板造型、空中飞人等,不仅广大群众喜闻乐见,还在全国第四届龙舟赛会上获得殊荣。前不久,张楼乡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走出家门校油泵
赵集镇穆王村有校油泵的传统,前些年已有一批农民利用这项技术赚了钱,穆王村盯住这一个行业,着力培育校油泵大户。
为了扶持校油泵大户,村干部们实行担保的办法,为他们贷款。王丰杰前几年因爱人有病生活陷入困境,村党支部书记苗红魁知道后,自己拿出2万元,贷款1.5万元,为王丰杰购置了校台。如今王丰杰已有了2个校油泵台,年收入8万多元。
穆王村党支部为了扩大这个品牌,专门成立了校油泵协会,组织校油泵人员进行技术交流,使校油泵产业越做越大。目前,全村3000多人中,在全国100多个大中城市校油泵的就有1500余人,年收入达3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