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林西县农民正月里来忙赚钱
“过了春节就是元宵节了,眼下要紧的是多赚几张票子!”2月19日,林西县水泉村农民律方秀,在自家的电焊铺忙着为乡亲们改装播种机。正月里走访林西县乡村,浓浓的年味中多了一份“抓钱”的氛围。这些农民农闲不闲,用勤劳铺平了一条致富路。
跑集市跑出了商机
正月初十一大早,新林镇七一村做服装生意的王景霞夫妇便开着三轮车赶到了市场。一上午一车服装卖得所剩无几,夫妇俩一共卖了1000多元钱。“如今的农民,兜里有钱了,买件衣服花个一二百元根本不算啥,质量越好的服装越好卖!”在七一村,有十几户或经营服装、或经营土产日杂的农民,每年在这个季节都会有几万元的收入。
绑笤帚绑出好日子
冬不冷村的宋淑华尝到了绑笤帚带来的甜头。今年,她靠绑笤帚、盖帘和炊帚就赚了4000元钱。每年宋淑华要种上十几亩高粱。秋天打完了高粱,剩下的高粱秸秆便成了冬季赚钱的好项目。冬天闲着也是闲着,她和丈夫常常是晚上绑制成品,白天用自行车推着去城里出售,转悠上一天,就能收入个百八十元钱。她说:“这些东西在农村是必不可少的用品,在城里也很受宠,特别是扫炕用的小笤帚,利落,不沾毛,每天都能卖个几十把。”村里还有十几户种高粱的,光冬季绑笤帚年收入都在万元以上。
小蘑菇撑起“致富伞”
新合村是个食用菌专业村,有200多户农民种蘑菇,年生产蘑菇60多万盘。每年秋收过后,农民就开始为第二年的采菇期做准备。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编制盛菌种的托盘。新合村刘德义是村里的食用菌大户。他家的5个蘑菇大棚需用的托盘就达4万个。为了不耽误往棚里放盘,他雇用十几个村民来帮忙。上升村的张大爷做拖盘挣了4000元钱,数着厚厚的一沓钞票,张大爷乐得合不拢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