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增加农民收入

赤峰市元宝山区美丽河镇农民种菜增收七千万

日期: 2008-01-24 00:00 作者: 韩思敏 来源:内蒙古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寒冬腊月,草木凋零。但在赤峰市元宝山区美丽河镇四家村农民胡晓艳的蔬菜大棚内,却是一番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胡晓艳正忙着为西红柿摘尖打杈,青里透红的西红柿都长到了拳头大小,再过几天,正好赶在春节前上市销售,能让她收入2000多元。2007年在农业旱情严重的情况下,设施农业为减灾增收起到了巨大作用,一个净面积1亩的日光温室年纯收入在1万元以上,1亩冷棚纯收入也在5000多元,美丽河镇农民通过蔬菜产业一项直接增收就达7000多万元。

  为加快推进蔬菜产业发展,美丽河镇采取聘请专家顾问定期指导,与区镇两级技术服务队长年驻园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技术支撑体系,从而强化了蔬菜种植的技术水平。他们每年还有计划地引进、选育和试验示范8-10个蔬菜新品种,为蔬菜更新换代搞好储备,并大力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膜下滴灌、农药精量使用等蔬菜种植新技术,提高了蔬菜种植的科技含量。同时,园区内建立了无公害蔬菜检测中心,配备了检测仪器和专职检测人员,对生产的蔬菜产品定期检测,建立生产档案,确保达到无公害蔬菜标准,使蔬菜产业逐步向标准化生产迈进。此外,该镇还积极做好蔬菜绿色认证和品牌宣传工作,2007年12月该镇的西红柿、黄瓜、茄子、胡萝卜4个蔬菜品种通过了国家绿色产品认证,赤峰市绿源蔬菜产业有限公司也被列入北京2008年奥运会餐饮备选供应企业。

  为提高农民从事蔬菜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实现蔬菜产业的规模效益,美丽河镇引导蔬菜种植户组建了蔬菜产业协会。产业协会内联农户、外联市场,在土地调整、棚室建设、品种选择、技术推广、市场营销、园区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蔬菜产业园区建设、生产、销售三个环节的“六个统一”,加快了园区的建设速度,提高了园区设施利用率和蔬菜产品质量,促进了蔬菜产业的集约化经营。2007年,该镇投资2000万元,实施了四家西山日光温室集中连片工程,新建高标准日光温室500栋,改造原有竹木结构日光温室300栋,新增冷棚及露地蔬菜5000亩,建成集中连片日光温室1.5万亩,冷棚5000亩,全镇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了2万亩。

  美丽河镇多方筹措建设资金1500万元,规划建设了占地120亩的赤峰绿源蔬菜产地批发市场,以此来拉动蔬菜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他们本着“边建设、边使用”的原则,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市场功能,现已建成商业用房7000平方米,保鲜库1800立方米,防雨交易棚6000平方米。蔬菜产地批发市场的建成使用,吸引了30多家外地客商驻场收购,西红柿最高日交易量达到了25万公斤,产品远销广东、福建、深圳及港澳地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此外,他们还完成了蔬菜深加工项目3000平方米生产车间主体建设,并与呼市蔬菜研究所签订了蔬菜深加工项目合作协议,从而进一步延伸蔬菜产业生产链条,推动全镇设施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