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铺满黄金叶——河池烟区成为新农村建设闪光点
2007年,河池市烟农又迎来了烤烟丰收,浓浓的烟香令人陶醉。河池市烟草局领导介绍:“今年南丹、罗城、环江等6个县市、35个乡镇、167个村的3442户农户种植烤烟1240公顷,收购烟叶4.64万担,其中上中等烟占82%,烟农仅此项户均收入6420元。烟叶生产成了河池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闪光点。”
政策吹号 烟农上阵
河池地处云贵高原东脉,发展烤烟得天独厚。为了充分发挥优越的自然条件,河池市把加快烟叶生产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促进烟农增收,财政增长,企业增效,出台了《2007年度烟叶生产扶持补贴政策》:
每建一座普通标准化小烤房,由烟草局无偿补助资金1200元;
将符合条件的普通标准化小烤房改造为小型密集式烤房,每座由烟草局免费提供一套小型密集式烤房烤烟专用设备;
每新建一座标准化小型密集式烤房,由烟草局无偿补贴1200元,并免费提供一套小型密集式烤房烤烟专用设备;
每新建一座烘烤能力管大田20亩以上标准化大型密集式烤房,由烟草局无偿补贴5000元,并免费提供一套大型密集式烤房烤烟专用设备;
烟叶生产专用物资补贴、实行专业化服务补贴政策……
明智的决策,得到了山区农民的热烈响应。
南丹县里湖瑶乡纪骂屯是个偏远石山区村屯,2001年人均收入仅850元。2002年,在政府的政策感召下,瑶胞詹文志率先种烤烟,当年就获得好收成,这一来“吃螃蟹”者骤增。2007年詹文志种了6.5亩烟叶,收干烟23.6担,售烟收入12225.46元。全屯17户种烟收获干烟260担,产值12.544万元,户均种烟收入7379元。昔日穷得叮当响的纪骂屯成为种烤烟致富的示范屯。
地处桂西部大石山区的南丹县月里镇,以规划布局和户籍式管理为基础,轮作为突破口,落实科技兴烟为核心,推行集约化、商品化育苗,适时早栽,缩短移栽期,群众感到种烟省心、实惠多。2007年全镇种植烤烟4516亩,比上年翻了一番,50亩以上连片种植有147片共1205亩,收购烟叶达1万担,创烟叶税102万元。
科学种植 烟茂粮丰
近年来,河池市针对不少地方由于连作种烟,出现烟株抗病能力弱,亩产量低,质量上不去的状况,大力提倡“向科技要烟”。
市里组织大批干部深入烟区村屯、田头地角,抓示范,搞样板,树典型,在种烟的乡镇成立成人文化夜校,举办烤烟培训班。今年,全市先后举办培训班700期,培训9200多人次,烟农培训入户率达90%以上,他们都基本掌握了种烟技术。
罗城四把镇里胜村上下古帮屯居住着32户人家,长期以种植水稻、玉米、黄豆、烤烟为主,但过去是“粮种好地烟上山”。由于山地贫瘠,水源无法保证,农户经济效益差,年人均收入仅967元。2006年,首次推行了烟稻轮作试点,15户人家烟稻轮作105亩,早造产烟叶294担,产值16万多元,收烟后种晚稻平均亩产干谷400多公斤。现在,一亩田烟稻轮作年收入3300多元,烟农不仅钱袋鼓,粮食也充足。
南丹县烟办、烟草局每年都拿出一笔资金在六寨镇棉花屯搞培训,推广漂浮育苗、配方施肥、科学烘烤,普及药物抑芽、起埂盖膜、封顶打杈、合理留叶、成熟采收等实用技术。一批有知识、有文化、懂技术的烟农脱颖而出,成为山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2007年棉花屯22户科学种烟150亩,售烟收入30多万元,仅烤烟一项,人均收入1250元,成为“金叶”致富屯。如今,棉花屯90%以上的农户住上崭新的两层小楼,笔直的水泥路修到家门口,摩托车、三轮车、“小金牛”往来穿梭,不少人用上了手机,从娱乐到生活上的家用电器,一应俱全。种烟致富的村民黎承强高兴地说:“是种烟让棉花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上了社会主义新生活!”
优越的植烟环境造就了河池烟叶的优良品质和独特风格,因此,受到区内外厂家的青睐。2007年与安徽中烟工业公司、河南中烟工业公司、湖北烟草进出口公司、广西中烟工业公司签订烟叶7万担购销合同,目前已调拨结束。
服务到位 种烟效高
河池市致力为烟农服务,首选是改善基础设施。2007年投入烟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就达860.29万元,其中烟水配套项目资金823.87万元,灌溉烟草面积1.23万亩。
2007年6月13日,中堡苗族乡锣鼓喧天,苗族男女青年跳起欢快的民族舞蹈,烟草部门、南丹县政府及群众投资600万元兴建的中堡烟水配套灌溉工程隆重开工。中堡是典型的高海拔缺雨水的大石山区贫困民族乡,1990年试种烤烟成功,该乡实现了财政零的突破,群众尝到种烟的甜头后,种烟逐年增多,烤烟已成为苗乡的富民强乡支柱产业。但该乡水资源分配不合理,致使全乡78%以上耕地缺水灌溉,影响烤烟稳定发展。为了解决民族乡烟区的灌溉用水,烟草部门投资300万元、南丹县投资200万元,并由受益群众投工投劳兴建烟水配套提灌工程。工程从懂托河取水经二级扬程抽到高位水池,然后通过管网和水柜群的调节,可解决烟区3120亩农作物灌溉用水和4000多人的饮水难题。
凤山县乔音乡巴楼屯的龙超英过去单靠种水稻过日子,小孩上学得卖米交学费。去年他得到烟技员的热心帮助,种了10亩烤烟,收烟后再种水稻,收入颇丰。今年又种了10亩,在烟草部门的扶持下把一座普通标准化烤房改建成小型密集烤房,提高烟叶烘烤质量,收入2.77万多元。手中有了钱,今年他买了一台收谷机,收完自己的稻谷,又帮别人收割,多了条增收门路。
河池烟草部门全方位的服务、扶持,让烟农不断得到实惠。南丹县中堡乡九立村干旭屯的向尔文过去做些小生意只能养家糊口。后来他见到许多乡亲得到烟站的热心服务,种烟效益好,也报名种烟。头一年烟站扶持他种烟就有4000多元收入。2007年他种烟13.8亩,产前、产中、产后都得到烟草部门的全方位扶持,收获烟叶2599.6公斤,纯收入3.71万多元。
(广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