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增加农民收入

大理:鹤庆县2007年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日期: 2008-01-02 00:00 作者: 来源:云南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2007年,鹤庆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 任务,把积极主动为“三农”服务作为首要工作宗旨,上下齐心,认真履职,狠抓落实,不断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出现了“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收,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快”的良好和谐局面:

  1、粮食生产

  2007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43.52万亩,比上年减0.69万亩,减1.56%。其中,粮食作物34.77万亩,比上年增0.06万亩,增0.17%,单产301公斤,比上年减3公斤,减0.99%,总产104793吨,比上年减619吨,减0.59%;经济作物5.62万亩,比上年减0.8万亩,减12.46%,其它作物3.13万亩,比上年增0.04万亩,增1.29%。共完成小春作物播种面积17.61万亩,比上年增0.36万亩,增2.09%,其中粮食作物15.50万亩,比上年增0.08万亩,增0.52%,单产207公斤,比上年减12公斤,减5.48%,总产32107吨,比上年减1690吨,减5%。(1)小麦面积1.53万亩,单产180公斤,总产2765吨;(2)蚕豆4.01万亩,单产165公斤,总产6623吨;(3)薯类0.49万亩,单产297公斤,总产1452吨;(4)杂粮9.47万亩,单产225公斤,总产21267吨,其中大麦8.95万亩,单产223公斤,总产19995吨;经济作物0.4万亩,比上年减1.05万亩,减3.89%;其它作物1.17万亩。大春作物播种面积25.91万亩,比上年减1.05万亩,减3.89%,其中粮食作物19.27万亩,比上年减0.02万亩,减0.1%,预计单产377公斤,比上年增6公斤,增1.62%,总产72686吨,比上年增1071吨,增1.50%。(1)水稻11.92万亩,预计单产438公斤,总产52210吨;(2)包谷5.78万亩,预计单产302公斤,总产17456吨;(3)薯类0.63万亩,预计单产245公斤,总产1544吨;(4)杂粮0.8万亩,预计单产160公斤,总产1280吨;(5)大豆0.14万亩,预计单产140公斤,总产196吨;经济作物面积5.22万亩;其它作物面积1.42万亩。

  2、蚕桑产业

  全县2007年完成新栽桑14872.16亩,平均亩栽桑 1200株,成活率98%,其中:金墩乡3787.33亩,辛屯镇3218.08亩,草海镇2296.08亩,云鹤镇346.01亩,松桂镇2133.46亩,六合乡3091.2亩。在新栽桑中,地膜桑14393.28亩,占96.78%,并于7月24日、25日通过了州政府组织的检查验收。目前全县累计桑园面积8.27万亩,比“十五”初(2001年)增6.22万亩。计划养蚕5.3万张,产鲜茧2120吨,蚕农收入5088万元。目前已饲养春、夏蚕21838.5张,养蚕农户5035户,产鲜茧948.03吨,蚕农收入1736.14万元,平均单产44.04千克∕张,分别比2006年增23.91%,25.3%,15%,1.1%。早秋蚕计划饲养16720张,产鲜茧668.8吨,蚕农收入1337.6万元。

  3、甘蔗产业

  2006∕2007年榨季,共收购甘蔗13.37万吨,蔗农收入3273.64万元,其中县财政补贴133.7万元,均价234.85元∕吨,共生产白砂糖15511.1吨,赤砂糖30吨,累计混合产糖15541.1吨,产酒精1122.26吨。2007年全县计划新植甘蔗面积14238亩,其中黄坪镇8180亩,朵美乡6059亩,对在水田中每发展一亩新植甘蔗并交售给糖业公司的,每亩给予良种补助100元,在干地上新植甘蔗并交售给县糖业公司的每亩补助60元,在黄坪镇财丰、均华、云华村和朵美乡动员发展冬植蔗2000亩,经验收合格,每亩补助128元,目前全县共种植优质蔗29390亩,种植农户5199户,涉及人口2.6万人。

  4、大麦产业

  全县共种植8.9万亩啤饲大麦(其中啤大麦标准化示范3万亩,并通过了省级验收),平均单产240公斤,总产21360吨,产值3417.6万元,啤大麦是小春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优势作物和烤烟的良好前茬,不仅实现粮食增产和解决两季茬口矛盾,而且为我县生猪产业和酿酒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优质原料,产业链的形成大大提升了大麦产业的效益。

  5、马铃薯产业

  每年种植马铃薯3万亩,产值1500万元,并在草海镇马厂、新峰、安乐三个村委会建立种薯基地1万亩,举办新品种试验示范300亩。

  6、“阳光工程”每年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3700人,劳务收入3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