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钦南区发展高效农业让农民增收提速
钦州市钦南区积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大力引进农作物优良品种和先进农科技术予以推广应用,发展高效农业,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全面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取得良好经济效益。1—10月,该区完成农业总产值293147万元,同比增长7.38%;实现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657.3元,增长18.5%。
近年来,该区充分发挥丰富的山海资源优势,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力度,唱活科技富民增收的山海欢歌,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抓好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示范建设的同时,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以推广示范无公害辣椒、无公害黄瓜等优良新品种为载体,结合农民种养习惯和特色,做到引给农民看、帮助农民赚,切实把示范基地建成农技人员培训的试验田、农民群众学习的样板田。目前,该区已建立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10.58万亩,其中辣椒5.55万亩,黄瓜5.03万亩,使基地成为农民群众的学用科技的广阔新天地,有效加速了该区农业品种改良更新,形成了品种优质化、布局区域化、生产特色化的良好生产格局。
该区在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过程中,还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推广水果、蔬菜新品种,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火龙果和莲雾等高产值高效益品种在钦南落户,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打造农业品牌。同时,大力做好测土配方施肥、“三避”技术和免耕抛秧技术推广应用,指导农民优化施肥结构、改进施肥方法,提高化肥利用率,在康熙岭、黄屋屯等镇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核心示范2.3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28.23万亩,每亩实现节本增效50元以上,推广地膜覆盖栽培辣椒、黄瓜3.5万亩,每亩增加产量16.2%,增加效益500多元。
为了使新技术、新品种在农村里“生根开花”,成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强劲引擎。该区积极健全完善“农业科技指导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推广新机制,加强对实用技术培训辅导,深入开展渔业科技入户项目等活动,组织农技专家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传经送宝。今年以来,共举办各类科技培训280多期,培训3.16万人次,重点推广优质、专用农作物综合栽培技术、生物防治和反季节栽培技术等农业实用新技术。据了解,2005年以来,该区已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60多种,年增加农民收入150元。同时,该区还建立了水产、蔬菜、畜牧等10多个专业农业科技咨询服务网络,帮忙农民群众走上科技致富的阳关道。 (钦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