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劳务输转奏响富民曲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西江镇结扎村张明芳最近可是个大忙人,她正忙着在为姐妹们讲述去疆拾花的经验。谈起赴疆拾棉,张明芳满脸欣喜,她说:去过三次新疆,每年仅一个多月的时间都能挣到近2000元钱。今年俺打算多吆喝些姐妹早一点去,多挣些钱回来。”
岷县把劳务输出作为破解“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小康建设进程的战略性措施和重要项目建设来抓,做强做大劳务产业,实现了靠劳务输转促进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劳务经济已成为岷县县域经济的支柱之一。今年上半年,全县劳务输转达到7.64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1亿元。
作为国家重点帮扶的贫困县,岷县劳务经济发展迅速。为了赢得今年劳务输出的主动,春节期间,该县抓住大量务工人员返乡过年的机会,积极开展反季节劳务输出,向北京、天津、山东等沿海发达地区36家企业输送反季节务工人员1261名。同时,以九甸峡库区移民为重点,向新疆输送移民776户2721人,向疏勒河输送移民408户2108人。
岷县县委、县政府把提高农民工素质作为发展劳务经济的突破口,通过积极争取国家实施的“阳光工程”、“技能就业计划”、“雨露计划”,为职业培训提供机会创造了条件。全县公、民办培训学校和各乡镇党校成为培训农民工的重要场所。
过去岷县农民工主要是干体力活。现在,全县农民工身怀一技变为“名工”,月工资增加400-500元。“岷县建工”、“岷县电子电工”、“岷县家政”、“岷县餐饮工”等成为知名劳务品牌。为切实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县上不断加大劳动保障力度,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维权”服务,及时为他们提供相关的政策、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政府全力当好农民工“娘家人”,县劳动部门督导企业与务工人员签订劳资合同,县上成立了“农民工维权中心”。
岷县因势利导,“引凤还巢”,积极为打工创业人员提供支持。为了改变农民工散兵游勇、各自为战的局面,岷县在实践中创造和形成了多种模式。经过市场洗礼的农民工,在实现了观念转变和资本积累之后,开始由打工变为创业。目前,全县返乡创业人员2000多人,投资创办10万元以上的企业14家,为农民创造了2800多个就业岗位。
为了使劳务输出做到有的放矢,岷县将建立劳务输转基地作为输出的重头戏来抓,通过广捕劳务用工信息,在全国形成了以新疆、浙江、内蒙、天津、北京、广东为龙头,东进西出,南北并举,辐射全国的劳务基地格局。如今,岷县在全国形成劳务输转基地81个,其中大规模的输转基地5个。
如今,汹涌的打工潮席卷岷州大地,一大批富余劳动力通过劳务输转实现了就业,富了口袋富脑袋,并投资回报家乡,让剩余劳动力转化成了资源优势,进而变成了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