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金州区“双料”农民成为增收新亮点
金州区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延长农民有效经营时间作为农民增收的一件大事来抓,引导农民农忙返乡下田,农闲外出打工,促进了收入的不断增加。今年上半年,全区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6379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
金州区是农业大区,同时也是二、三产业发展较快的区。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大和转移环节存在的问题,金州区一方面积极引导农民通过不断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帮助他们走出一条“新观念务农、新技术种田、新产业致富、新门路挣钱”的新路子,尽快增加收入;另一方面,把有技术的农民组织起来,在村、屯或家族中建立“打井队”、“房屋维修队”、“家政服务队”等100多支行业打工队伍。对缺少技术的农民就让他们组成“搬家队”、“装卸队”,专门从事手工劳动强度大的行业,找粗活、累活挣钱。这些自发性行业服务组织或单独经营的个人,每人家中都有承包田。于是,他们事先都与用户达成口头或书面协议,即“农闲”外出打工、“农忙”回家种田。“打工”农民挣得是“小钱”、“快钱”,以工时计算报酬,不拖欠、不“赊帐”,每人每天收入都在40—60元之间。这些亦工亦农的农民在外面“打工”的时间大多数都在半年以上,至少收入8000元。目前,金州区以地为本的农民也不单靠土里“摸金”,开始兴起了“离地生财”热,使“‘农闲’不闲,农忙更忙”成为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