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收新途径 “石头”铺出高原人的致富路
以往,在青海农牧民心目中,石头除了做建筑材料外就没什么用了,可如今,石头变成了“金蛋蛋”,不少农牧民靠着拣石头、卖石头,住上了小洋楼、开上了小汽车,走上了致富路。
每到农闲时节,家住贵德县河阴镇红柳滩村的张国财夫妇,在黄河水退时,都会到黄河边找奇石,一年下来,老两口能收入三四千元。张国财高兴地说:“现在,连石头都值钱了,我们农民的日子还愁过不好吗?”
在贵德县河西镇格尔加村的黄河奇石苑内,一千多块黄河奇石形象各异、千奇百怪。户主喇占福介绍,这些石头大多数来自黄河,质地优良,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现在,每年有五万多人来黄河奇石苑参观,门票收入达三十余万元。
在平安县小峡口,人们沿途会看见公路两边摆满了石头,路边的店铺悬挂着“小峡奇石馆”“江河源奇石馆”等牌匾。这个地属平安县小峡镇的王家庄村,是远近有名的奇石文化村。据这里的奇石协会会长马先生介绍,王家庄村经营奇石的村民有六十多户,每年仅奇石经营收入就达五十多万元,户均收入在6000元以上,最多的达七八万元。
据了解,王家庄村村民经营的石头来自附近的湟水河。看着越来越好的生活,村民们高兴地说:“石头放在家门口,就有人来买,天下真有这么好的事情哩!”
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也有不少农民在黄河里“淘金”,拣石头、卖石头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一些人靠卖石头挣了钱,盖起了楼房。依靠新的致富经,循化县清水乡乙麻亥村等几个村13户农民,放开手脚,在省城开办了黄河奇石展销点,年均收入在10万元以上。
据省奇石文化协会秘书长赵瑞增介绍,目前,全省各地从事奇石文化产业经营的农牧民大约有八万多,“石头”成为高原人致富增收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