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成为沽源农民增收“铁杆庄稼”
沽源县围绕稳定猪、鸡,发展肉羊,突出奶业的指导思想,以科技进步和畜牧产业化为带动,着力建设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的生态型高效畜牧业。目前,该县已建成现代化奶牛养殖小区6处,发展肉羊养殖重点村150多个,畜牧业总产值达1.3亿元,农民畜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以上。
集约发展,转变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这县在实行禁牧的同时,采取稳中求进的方针,加大投资力度,帮助农户建暖棚,引良种,搞培训,引导农民退耕种植草本樨、西苋、青玉米、青莜麦等优质牧草100万亩,建成中型饲料加工厂32座,饲草加工点125处,年鲜草产量达到25亿公斤,青贮规模达到6亿公斤,从而使农民从被动圈养变为主动购买。今年以来,全县新购奶牛1.8万头,小尾寒羊2.3万只,总量分别达到5.52万头和56万只。
为在舍饲转变中尽快实现提质增效,这县逐年加大畜种改良力度。建成了以益康农责任有限公司为首的56个良种繁育基地,对全县土种羊、存栏奶牛及本地乳肉兼用牛进行改良,目前已累计完成畜种改良50多万头。同时,该县还集中培训配种人员,恢复完善各基层兽医站,搞良种、良法、良料、良舍有效结合,以其示范作用辐射带动全县畜禽品种的改良和发展,目前,这县牛、羊、猪、鸡等畜禽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5%、98%、80%和93%。
走产销一体化的路子,打造“龙头企业+小区十农户”的新型畜牧产业链。该县采取财政筹资、农民集资、银行贷款、项目引进等方式建起高标准奶牛养殖小区6处,引进蒙牛、伊利、三鹿等公司设立鲜奶收购点50多个,发展起以福星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绿源肉食品公司为代表的乳、肉制品加工企业20多家,日处理鲜奶能力100吨,肉制品年加工能力达到6000吨。“订单奶”、“订单肉”彻底解决了养殖户畜产品“卖难”问题,也带动全县奶牛由2000年的9981头发展到现在的5.52万头,肉羊由2000年的8.25万只发展到现在的56万只,新型畜牧养殖业实现了生产方式由“院”到“园”,养殖规模由“千”到“万”,经营方式由“散”到“整”的三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