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江市北极狐养殖铺开致富路
近来,同江市兴起了北极狐养殖热。据有关方面统计,全市北极狐存栏达到了3万多只,可以为当地养殖户增加收入1000多万元。
引进北极狐养殖的是45岁的曾庆辉,这位头脑灵活的创业者,高中毕业后当过初中教师,承包土地干过农活,折腾了十几年,始终维持个年吃年用,没有实现发家致富的梦想。
1999年,曾庆辉放下了锄把,到山东、河北等地寻找致富项目。通过详细考察,他认定养殖北极狐是一项很好的致富门路,就买回几个种狐,进行繁殖饲养。可是,由于缺乏养殖经验和技术,效益平平。
为了全面掌握养殖技术,第二年春,曾庆辉专程来到东北农业大学,参加了刘志平教授主讲的特种养殖培训班。通过在东北农业大学的学习和实践,他熟练的掌握了北极狐人工授精技术,成了这方面的行家里手。
回到了边陲小城,曾庆辉大张旗鼓地扩大养殖规模。他繁殖的北极狐每只都长到一米多长,一张狐皮卖到五六百元。一年下来,卖出种狐200多只,卖狐皮200多张,获纯利18万元。消息在十里八村传开,前来讨教者、参观者络绎不绝。曾庆辉不厌其烦,耐心向每一位农民兄弟传授技艺。很快,北极狐养殖成为当地一大热门。
刘洪新是从外地来的“淘金者”,在粮库干了几年临时工,一年也挣不了多少钱。得知曾庆辉养殖北极狐致富,就找上门来。曾庆辉向他介绍,北极狐饲养、管理很简单,把饲料调整好,添加足量的维生素,六个月防疫一次,感冒发烧时打点儿小针退烧药和消炎药就过去了,几乎没有死的。
曾庆辉讲得通俗易懂,刘洪新听得精心入神。刘洪新和家人简单商量之后,拿出全部积蓄,办起了自己的北极狐养殖场。曾庆辉成了他家的常客,经常上门指点。在曾庆辉的帮助下,刘洪新的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年纯收入超过了3万元。曾庆辉饲养北极狐入了迷,逢人就讲养狐的效益,他周围的朋友都成了养殖专业户。
李东过去是贩鱼户,在为曾庆辉提供饲料时与曾庆辉相识。一来二去,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曾庆辉看李东生活挺困难,就劝他养点狐狸,李东早就看好了这个项目,但是因为手头紧拿不出钱来而为难。曾庆辉抓了几只种狐送到李东的家,并亲自向他传授养殖技术。李东放弃了原有的生意,一门心思放到了北极狐养殖上。短短两年时间,他的养殖规模扩大到100多只,年纯收入四五万元。
6年时间过去了,曾庆辉的庆源种狐繁育基地已经扩大到4000多平方米、600多个笼舍,北极狐存栏达500多只。在曾庆辉的影响下,同江市北极狐养殖逐渐形成规模。
为了消除养殖户的后顾之忧,曾庆辉远涉千里,到著名的国际皮毛批发中心联系皮张的销售。经过倾心交流,他和全国各地的20多个客户建立了供求关系。只要打个电话,客户主动上门收购。
在曾庆辉的带动下,同江的北极狐特色养殖从繁育到养殖管理以及销售,已经走向规模化。国际市场上北极狐皮毛越来越抢手,曾庆辉又在思索下一个奋斗目标。他正在积极筹备北极狐芬兰原种纯繁场,力争给当地的养殖户带来更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