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唐河县新农业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
小楼洋房家家盖,一日三餐几个菜,手机电话户户通,新型轿车进村来。这样的新农村幸福生活在唐河已由空洞洞的美梦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
唐河县农民自豪地说:“守好大粮仓,黄牛村村养,遍栽栀子树,辣椒市场旺,大家都争做新型农民,都沾特色农业的光,这样的日子想不富都不中哩!”
如今,在以黄牛、栀子、小辣椒为主导,以优质粮生产为基础的特色农业支撑下,全县年农业总产值达到7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480元。并于去年摘取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两顶桂冠,成为全国农业大县中的明星县。
一个拥有203万亩耕地和117万农业人口的传统农业大县,何以在短短几年间缔造出骄人的业绩?我们可以从唐河发展特色农业经济,聚力建设新农村的探索和实践中,得到有益的启迪。
以特色化项目找准市场定位,以区域化布局促进规模生产,是特色农业得以大赚“特”赚的基本前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种什么养什么,不是政府说了算,而是市场说了算。在农业结构的调整中,唐河县委、县政府的角色定位是当好宏观调控员、市场导入员和生产服务员,坚决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确保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
“巩固全国产粮大县的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上出新、选优、瞄特发展区域特色产业”。这一决策就是尊重市场和农民意愿的结晶。根据农民的种养习惯、地理气候条件、区域产业特点和市场需求,在发展180万亩优质粮的前提下,我县选取了名列天下五大黄牛品种的“南阳黄牛”、获国家原产地理标识的“唐栀子”、走红国际市场的“新一代”、“子弹头”、“日本枥木三樱椒”等名品小辣椒三大特色农业当家花旦。
为促进特色产业的规模扩张,形成特色经济板块。该县结合国家农产品分布区域规划,对特色产业项目进行了合理划分,明确了东南部抓栀子、东北部抓烟叶、西北部抓辣椒、西南部抓瓜果、全县抓黄牛的区域化布局,使特色农业领域呈现出五彩缤纷的结构调整新局面。
准确的市场定位,合理的区域布局,使我县的特色产业规模迅速膨胀,形成了年饲养量80万头的黄牛养殖基地、种植面积17万亩的天然栀子生产基地和30万亩的小辣椒种植基地,并以强大的规模优势迸发出了市场的磁场效应。
用前瞻性的技术“克隆”精品农业,用标准化的手段接轨国际市场,是特色农业“品”行天下的集成要素。
当别的地方是“一麦一豆”简单轮作时,唐河已是遍地瓜果香;当别的地方正在种瓜栽果时,唐河已是大棚林立;当别的地方建棚赶行时,唐河正在进行高新技术的实验推广……
一步领先,步步领先。从中国农科院全国首家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县到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唐河用科技魅力创造着特色农业发展史上的奇迹。以黄牛为例,早在1997年就已经采用黄牛“三元轮回”杂交技术,利用“夏洛来”、“梨木赞”、“德国黄牛”等国际肉牛名品“嫁接”改造本地黄牛,破解了本地黄牛骨架大但出肉率低的难题;2000年又引进牧草品种,破解了黄牛出口农药残留量不达标的难题;2005年,又用抑制素疫苗诱导黄牛双胎,破解了黄牛因繁殖周期过长规模膨胀慢的难题。
在特色农业领域,唐河县运用院县合作共赢的科技股份制,从中国农科院等50多家科研院所引进先进技术320多项,使科技对农业的贡献份额达到了53%。靠科技选取传统农业基因,“克隆”为现代农业,已成为唐河农业致胜的法宝。
如今,面对国内外市场层层设立的“绿色壁垒”,唐河县依托雄厚的科技实力,全面全程推广特色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严格控制化肥的施用量,大力推广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并建立了严格的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使特色农产品生产变得“绿”意盎然。目前,已建立起黄牛、栀子、小辣椒、大白桃、西瓜、蔬菜等40多个标准化生产基地,有28类农产品获绿色产品标志。
标准化闯开大市场。该县用标准化技术生产出的黄牛产品,远销13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原最大的肉牛出口创汇基地。靠品质行遍天下对唐河农产品来说习以为常。 凭“增值车间”锻造农业品牌,凭市场中介疏浚流通渠道,是特色农业上档升级的可靠保证。
把原初的农产品资源优势锻造成经济强势,把剩余的农产品变为市场的俏商品,凭的是龙头企业,凭的是专业市场,凭的是经纪人队伍。唐河就是靠营建“三位一体”的市场流通体系成就了大批的农产品品牌。
唐河县的农副产品加工体系全国闻名。目前已建起以3家肉牛加工集团、11家明胶加工企业为龙头的畜产品加工体系,以84家面粉加工企业为龙头的小麦深加工体系,以48家棉纺企业为龙头的棉花加工体系,以中商集团栀子色素加工企业为龙头的栀子深加工体系,以及以美味达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小辣椒深加工体系。并成为全国最大的栀子色素加工基地和第二大明胶生产基地。
唐河县的四大专业市场已成为全国性的购销信息中心和价格中心。通过交易量4.8万头的豫南黄牛交易市场,年交易额3亿元的中原辣椒城,年输出生猪30万头的豫南生猪交易市场及年购销金额2亿元的中原皮毛城四大专业市场,全县此类农产品年年实现“零库存”销售,成为全国市场的“晴雨表”。
唐河县的农产品中介组织遍地开花。全县共建起黄牛协会、生猪购销协会、果品购销协会126个,从业人员达到12万人,销售触角遍布全国各地,年交易金额达到了36亿元。
唐河县的特色农业产品,正在农业产业化的大链条上源源不断地传送出去,又源源不断传回财富,同时也彰显特色就是品牌的独特市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