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山市农家生态游鼓起了庄户人的钱袋子
密山市湖沿村妇女远丽珍性格开朗,爱说爱笑,手脚麻利,邻里街坊有个大事儿小情总是要找到她,是老百姓所说的“张罗”人儿。在她的带动下,兴凯湖的农家游越办越红火,沿湖分布200多户农家游,现在每年旅游旺季刚一来临,便会接待来自各行各业的游客,门庭若市,这些人有经朋友介绍的,有暮名而来的,凡是来游玩的客人都会举起大拇指,吃湖鱼、品湖虾、大葱蘸大酱,赞不决口。临走时她都会送上一些自已家淹制的咸鸭蛋和干菜,收入5万多元是平常事儿。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沿湖的村民祖祖辈辈靠打鱼种地为生,虽然不算富裕,但日子还算过得去,大多数人习惯了这种生活,但天性不安份的远丽珍开始琢磨着她的心事儿。她家离大兴凯湖只隔百步之遥,办个农家游肯定能赚钱,何况旅游旺季又正是“挂锄”时节,越想越有劲,什么也不误也能做买卖,这样的事儿哪找去?在“湖边”做文章的想法就越来越强烈了。她多次找乡有关部门进行咨询,又找了一些农家游方面的书籍,最后得出三条结论:一是面向规模型发展。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预计容纳二十人以上住宿,院落和房屋必须扩建;二是卫生环境必须达标。一定要让游客有一个舒适健康的环境场所游玩、赏景、休息,卫生放在第一位,必须装有沐浴设施;三是突出农家特色。做好农村特有的农家菜和湖鱼湖虾的烹调。说干就干,怀着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和她那鼓子“张罗”劲儿,2004年6月,正值农闲“挂锄”时节,她就在炎热的大夏天儿开始了她的农家生态游“工程”建设,把原有的90平米大砖房接成了180平米。院落铺设了彩砖,用丝瓜和藤条做了拱形门式“绿色通道”,还种植了各种花草,把院落装饰成了一个精美的小游园。菜园也做成了整齐有序的篱笆墙,非常有特色,园子里种植的全是不施任何肥料和农药的绿色蔬菜、瓜果。这些初期工程的完成花了近三万元,共用了一个半月时间,在乡企业办和乡妇联帮助下,她印发了5000张宣传单发放到各旅游景点,在入村路口处设立了醒目标志牌,又加大了宣传力度。8月份,远丽珍接待第一批团体客人,这批团体客人的到来给她带来了信心和力量,同时也带来了希望,虽然2004年她精心创建的“农家游小院”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她看到了希望和前景,即经济又实惠,还可以避开城市喧嚣与烦闷的农家生态游必定会是城里人的一个首要的旅游去处。秋季,她带着女儿去哈尔滨郊区游玩、参观,学习怎样把农家菜做得尽善尽美,怎样让大饼子、锅贴更让人看上去赏心悦目,吃起来鲜香爽口,她还学会了几十种农家做鱼的方法,可谓是煎、炒、烹、炸样样精通,可真是煞费苦心呀。在她的努力下,生意红火起来了,一拨拨的游客来了,扔下的是一把把的钞票,在乡间小路上留下了一片满意的笑声。
如今的农家游成了兴凯湖边一道靓丽的风景,来到湖边不仅品尝到了湖鱼、湖虾,还可以自己亲自动手到菜园子里摘个果子就吃,掰个玉米就烤,大辣椒摘下来往嘴里一咬,那感觉,清新、爽口、舒服极了,游客亲手摘的,又没农药、化肥,吃起来就是个“捧”。这里的夕阳西下,坐在丝瓜藤下、葡萄园里聊聊天,赏赏月,看看银河,数数星星,感觉就像世外桃园、仙境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