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巧打农民增收“特色”牌
河北定州市杨家庄乡辛兴村菜农王登路经过半年的辛勤劳作,9亩多番茄喜获丰收,目前已实现销售收入十几万元。今年辛兴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喜获丰收,该村有576户农民像王登路一样靠种蔬菜鼓起了“钱袋子”。这是定州市因地制宜,大力扶持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缩影。
定州市把发展壮大农业产业集群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来抓,走“产业富民”的路子。为此,市里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各乡镇的地域特点,划分出不同的专业生产区域。根据各地产业发展的需要,以优惠的政策鼓励农民群众和广大干部职工参与到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中来,相继建设了鲜桃基地、蔬菜基地、苗木花卉基地等一批高标准产业基地。并在种植技术和产品推广等方面提供示范服务,充分发挥农技人员的作用,依靠科技带动产业的发展。
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形成,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定州市在着力扶强本地“农”字号龙头企业的同时,通过创优招商环境和做好配套服务,广开招商渠道,有选择地引进各类种养及加工龙头企业,走“种——养——加”一体化的路子,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化水平。河北三锅花生油有限公司作为该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生产花生油1875吨,产值达5500万元,辐射带动8900户,户均增收1220元。
定州市还根据各村发展特点,引导农民优化种植品种,使特色、拳头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以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达到“抓好一家、带动一片、富裕一方”的效果,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发展格局。同时制定了以奖代补、优良品种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市场信息和流通服务等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和措施,建立多元化投资融资机制,不断加大对鲜桃、苗木、蔬菜等主导产业的培植和投入力度,并建立了农产品销售批发市场,为名特优农副产品提供良好的交易平台,有效地推进了农村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市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达到65万亩,苗木花卉种植面积8万亩,苗木专业村、蔬菜种植村等产业特色村达近100个,农民依托特色产业人均直接增收1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