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增加农民收入

北京市怀柔区二道关村积极探索富民增收新途径

日期: 2006-09-12 00:00 作者: 来源:北京城乡经济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九渡河镇二道关立足本地实际,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富民增收的新途径,在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方面迈出了新的一步。

  一、瞄准市场,打有机绿色品牌

  二道关村位于我区九渡河镇西北部,板栗种植面积达4000多亩,有2100多株百年以上的原生板栗树,年产板栗46万多公斤。但从近5年的市场价格来看,一等板栗的平均价格仅为4元左右,而且价格波动较大,农民销售板栗收入处于一种被动的不稳定状态。对此,党支部通过分析形势深刻认识到:直接销售初级农产品不是长久之计,只有调整思路,搞好板栗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在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做好文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这样,组建一个集技术指导、专业培训、经验交流、板栗加工销售全方位服务为一体的新型专业合作组织提上了议事日程。在项目论证、外出参观考察等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党支部确定了打有机绿色品牌,走富民强村之路的思路。2006年3月,绿源板栗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

  二、规范运作,让农民成为股东

  针对以往协会在运作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村党支部对绿源板栗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了调整,提出了以会员民主为原则,扩大协会的职能范围,参照公司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运作,使会员成为股东,参与合作社事务的决策等为内容的改革方案。2006年3月底,二道关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就绿源板栗合作社相关事宜进行商议,得到了村民代表的一致认同。4月份,村党支部按照500元一股,4股封顶的标准,组织村民按户自愿进行入股。仅两天半的时间,就有186户村民参与入股,占全村户数的35%,共筹集资金16.7万元作为合作社的运转资金。合作社向每个股东发放了股权证书,作为扣除相关成本后进行利润分配的权益证明。入股工作结束后,绿源板栗合作社组织召开了股东大会,通过投票选举产生了社员代表、理事会和监事会。同时,制定完善了合作社的章程及各项规章制度。看到合作社发展的良好态势,一些原来徘徊观望的村民纷纷要求入社。为此,合作社决定每年组织一次增资扩股,将那些由于各种原因来不及入股的农户吸纳进来。

  三、发展企业,用龙头带动农户合作社要想发展壮大,让社员得到丰厚的收益,必须建立自己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建立后,就开始紧锣密鼓地建设生产车间,计划引进北京林业大学开发研制的加工生产线对板栗进行深加工。初期,加工小包装板栗、速冻栗仁等产品。随着生产规模扩大,不断丰富板栗深加工产品的种类,生产栗子罐头、板栗粉、膨化板栗酥、栗脯、栗蓉、栗酱、以及即食板栗系列产品,并对核桃、杏、枣及野菜等其他农副产品进行生产加工,向多元化发展。产品将主要销往京内大型商场、超市等市场。

  目前,绿源板栗合作社一、二期工程已完工,三期工程正在进行中。全部设施建成后,预计总投资800万元,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实现利润1427万元,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多元,并可解决本村100多名劳动力就业。

  现在,合作社一方面积极筹措资金,加紧各项设施的工程建设;一方面组织社员积极参加镇里组织的“万人培训”工程,学习果树管理、市场营销、计算机操作等方面的知识。同时,绿源板栗合作社针对自身实际情况,聘请专家对社员代表、理事会、监事会成员进行了专门的管理知识培训,为生产线投产后的科学有序管理提供人才保障。此外,为了保证板栗质量,合作社组建了质量检测小组,邀请有丰富经验的种植大户为小组成员讲解如何把好收购板栗的质量关,杜绝喷洒过农药的板栗进入生产、销售环节,维护“有机绿色”的品牌价值。(供稿单位:怀柔区委、区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