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五原:农民今年钱袋子可望更鼓
“化肥、种子的价格稳住了,番茄、小菜籽、枸杞的卖得都是好价钱,只要没有天灾,村民的收入比去年还要强”。近日,在五原县隆兴昌镇同联村,记者见到家家户户院子里都晾晒着红通通的枸杞,村支书李支援信心十足地估算了村里人今年的收成。
据了解,同联村种枸杞有40多年的历史了,目前村里枸杞面积达2000多亩,今年枸杞价格涨到6.5元/斤,杞农亩收入达2600多元。这几年,该村农民除了靠枸杞增加收入,还及时调整种植结构,更新作物品种,今年全村种杂交花葵5000多亩,番茄1500多亩,而且收获了小麦的地里,几乎都种上了白菜,从现在看,这几种作物能给该村人带来不菲的收入。
胜丰镇新红二社的王三猴这几天正在采摘番茄,尽管忙得很,可他心里还是美滋滋的。今年他种的22亩香瓜已经变成4万多元现钱攥在手里,他说,加上葵花、番茄这两项,他今年的毛收入能上到7万元左右。
2006年,五原县继续深化“种植创新”战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重点加快番茄、葵花、小麦、玉米、蜜瓜向规模化、基地化方向发展,全县种植业结构呈现出“小麦、玉米、油葵、籽瓜、葫芦面积减少,杂交花葵、番茄、甜菜、西甜瓜面积增加”的特点。
塔尔湖镇联丰村的史生生共有30亩地,今年他种了6亩番茄(其中3亩是育苗移栽),l 8亩美国杂交葵花、2亩制种玉米、4亩小麦套田,他说,现在种地一要看工厂市场,二要选好种子用新技术。
立足本县实际,今年五原县制定了农业标准化实施方案,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140万亩,占到总播面积的70%。同时,大力推广间、混、套、复种模式,引进新作物、新品种185个,推广新技术15项,农作物新品种推广面积达97万亩,其中杂交花葵推广面积54万亩,同比增加26万亩。小麦、玉米、番茄、甜菜等各类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特别是番茄各项新技术得到快速推广应用,引进的芦苇、棉花等试种成功,为积极发展新产业打基础。
在引导农民“多种、套种、精种、细种”的基础上,五原县认真兑现各项惠农政策,通过积极争取,获得油葵和玉米两个作物的良种补贴120万元,惠及农户2.8万户,进一步加大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成平地缩块45万亩,农田五配套7万亩,清淤斗、农、毛、渠l5000条,整修田间道路500条,土地得到有效治理,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调动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同时开展了农药、种子、化肥市场清理整顿,严厉打击违规违法行为,认真净化了农资市场,农民对农业生产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种子、化肥、农膜等农资用量较去年增加3075万元,增长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