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惠民县抗虫棉助农增收三十亿元
日前,记者与来惠民县参加全国抗虫杂交棉现场观摩会的20位棉花育种专家一道,来到辛店乡邢家村棉农王炳君的棉田里,只见葱绿的棉花桃子大、赘芽少、花芽多,专家估计与普通棉相比至少有20%的增产潜力。王炳君一脸灿烂:“今年俺种了7.5亩抗虫杂交棉新品种,都是上过卫星的种子。”
据介绍,由惠民县棉种龙头企业山东中棉棉业有限公司选育的抗虫杂交棉新品种W8225,去年8月29日搭载我国第22颗返回式卫星发射升空,成功进行了太空育种,增产潜力十分明显。惠民县委书记何思清告诉记者,棉花制种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三增”,即农民增产、企业增效、财政增收,为发展县域经济拓宽了一条路子。
“棉铃虫逼出了抗虫杂交棉新技术。”面对连年暴发的棉铃虫害,中棉棉业公司等与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山东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合作,采用转BT基因技术,先后开发出鲁棉研15号、鲁棉研20号、W8225等20个优良品种。目前全县具有生产、经营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资格的企业有10家,制种面积达到3万亩,拥有200个制种专业村、1.1万个制种专业户,年产优质棉种200万公斤。现在,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已经在全国12个省市的120个县推广了2000万亩,累计为棉农增收30亿元。
目前惠民县的抗虫杂交棉制种实现了工厂化、区域化生产。为了确保棉种纯度,他们从源头上严把质量关,在制种地块选择上严格区域化种植。细致的管理手段、先进的加工设备、完善的检验制度,确保了棉种质量,其中“中棉”牌杂交棉种被命名为山东省名牌产品。如今,惠民县高品质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种已享誉全国,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