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增加农民收入

河南漯河市源汇区“黄金叶”帮农民增收

日期: 2006-09-05 00:00 作者: 尤亚辉 赵春纪 黄伟红 来源:河南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近日,笔者在源汇区问十乡烟叶收购站看到,卖烟叶的烟农都是满脸的笑容。据统计,该区今年烟叶种植面积达1.72万亩,比去年翻了一番,仅烟叶种植就帮助农民增收约3500万元。

  政策驱动,实行规模种植,是该区采取的第一项措施。各乡镇根据自身实际,实行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凡种植达到一定面积或集中连片达到一定规模的,分别给种植户、村干部300~1000元的奖励。引导农户由自发分散种植向自觉连片种植,由粗放型管理向规范化管理转变。涉农部门积极和城区烟草专卖局协调,由城区烟草专卖局牵头,各乡镇烟叶办公室、烟叶收购站负责,对烟叶实行“订单式”种植,及时与烟农签订收购合同,并明确种植面积、收购指标、工作责任,逐乡、逐村、逐户建立档案,维护烟农的利益,解除烟农后顾之忧。今年该区8672家烟叶种植户全部与城区烟叶经营部门签订了烟叶收购合同,发展相对集中连片的千亩方2个、800亩方3个、300亩方5个,其中问十乡种植面积实现翻番,合计5000多亩,连多年没种过烟叶的阴阳赵乡也发展烟叶1500多亩。

  科技推动,开展优质服务是该区采取的又一项措施。该区把科技兴烟、优质服务贯穿于烟叶生产全过程,涉农部门从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建造炕房、烟叶采摘、烘烤、分级等进行全程技术指导,逐步形成了以各乡镇烟叶办为龙头、各烟站为主体、各村为核心的技术服务队伍。推广科学育苗移栽、土壤改良、烟田排灌、集约化烘烤等先进技术,减轻了烟农的劳动强度。全区今年新建炕房30多座,举办各种培训班20期,培训烟农1500多人次,无偿为烟农提供化肥1万多吨。烟农享受到了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优质服务,全区烟叶良种普及率达100%,新技术推广率在90%以上,烟农的经济效益普遍提高,烟农收入比往年增长15%左右。(漯河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