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农家课堂”助农增收的有效方式
刚刚吃过晚饭的田阳县田州镇凤马村“农家课堂”教员黄克瑞像往常一样摊开书本,认真阅读县农业部门送来的科技书籍。这时,电话铃声响了起来,黄克瑞拿起话筒一听,是他的“农家课堂”第二批学员、那坡县城厢镇的马永春打来的。马永春高兴地告诉他,自己腌制的又一批酸菜卖光了,足足赚了1200多元。放下电话,黄克瑞欣慰地笑了,因为又一个农民兄弟在他的帮助下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劳动致富之路。
像马永春一样通过“农家课堂”培训后发家致富的农民在百色市还有很多。“农民培训农民、先富带动后富”就是“农家课堂”培训工程的立足点。在选择“农家课堂”教员时,有关部门选择一些素质较高、有培训基地、家中具备接收培训对象条件的“党员中心户”、致富能人进行培训后确定为“农家课堂”的培训户;然后挑选那些有致富愿望而又缺乏致富技术的党员、农民作为培训对象,根据他们想学的技术项目,对安排到相关的培训户家中驻户跟班学习5到7天,由培训户手把手地教给相关的技术;培训结束后,培训户继续保持对培训对象的技术指导,帮助培训对象发展生产,并以培训户为中心,联合培训对象,依托“农家课堂”培训网络,建立致富联合体或成立产业协会等,加快农业优势产业或特色产业建设,形成产业链。田阳县田州镇凤马村在黄克瑞的带动下,全村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户学会了大肉芥菜种植技术和腌制技术,很多村民调出田地大量种植肉芥菜。一到酸菜腌制季节,全村都飘着酸菜清香。优质的酸菜吸引了不少老板前来收购,凤马酸菜成为了一个品牌。许多村民因此盖起了“酸菜楼”、开起了“酸菜车”。
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造成销售渠道不畅,价格低迷,农民增产不增收,这是长期以来制约百色市农民增收的一大难题。“农家课堂”以成功的致富项目为培训科目,通过致富带头人来帮助农民学到实用技术,而且还引进增收项目,增强了自主创业能力,技术瓶颈和缺乏致富门路问题得以解决,“农家课堂”成为破解农民增收难题的一把“金钥匙”。在“农家课堂”培训过程中,各县(区)以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加工技术等为主要培训内容,普遍满足了农民对学科技、求致富的需要,农村党员群众参加科技培训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科技素质不断提高。百色市开展“农家课堂”培训工程以来,培训的农村党员和群众骨干中有9600多人获得了“绿色证书”或达到农民技术员水平。目前,通过“农家课堂”培训,全市建立了特色种植示范户1300多户、特色养殖示范户1500多户、特色加工示范户600多户。在示范户的带动下,农村特色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西林县马蚌乡鲁渭村“农家课堂”培训户抓住本村水资源优势,瞄准市场,带领党员群众大力发展网箱养鱼,全村建有网箱1237箱,人均4箱,人均年收入6000元以上。右江区龙景街道办事处大旺村“农家课堂”培训户李万齐,发展立体养殖30亩,年利润4万多元。他以“农家课堂”为载体,每月在自家举办2-3期技术培训班,带动本村及周边村民80多户发展鸭鱼立体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