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增加农民收入

重庆永川市推广科学养猪增加农民收入

日期: 2006-04-05 00:00 作者: 来源:重庆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养猪是一个短平快,方便、快捷的项目;农村场所广阔,家家户户可养猪;猪肉又是城乡居民餐桌上的主要食品,不愁销路,目前,养猪已成为了农民增加收入的一条重要渠道。但是农民养猪相对来说,效益还比较低,还应该推广科学养猪,增加农民收入。

  原因存在着以下几种:一是不成规模。农民养猪虽然历史悠久,但是普遍只养一两只,多的三四只,养十只以上的可说是凤毛麟角。这就决定了效益比较低,没有规模,就不可能有高的效益,加上粮食起价之后,猪的饲料价格也上升了,这样小批量的养猪也只能获取小效益,增加小收入。二是养殖技术跟不上。养猪一般能在3至4个月内出栏,不超过5个月,养猪就会有较高的效益,否则效益就会很低,甚至是亏本。而农户养猪,由于不重视饲料的科学搭配以及喂养方法不当,猪舍太简陋,不懂驱虫等,大多在5个月之后才能出栏。三是兽医知识缺乏,预防技术落后。四是猪的品种太差。目前农村养猪户仍有人采用传统方式,饲养土杂猪,致使养土杂猪与养良种猪的效益差越来越大。

  因此,推广科学养猪帮助农民提高养猪效益是各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职责,为了更好地服务好“三农”,有针对性地帮助农民解决好这一问题,才能增加农民收入。要做好一下几点:

  一是要引导、帮助有条件的农民在养猪上形成一定的规模,如提供资金支持,政府政策扶持,让农民养猪不因资金缺乏而难以上规模等;二是要定期或不定期地为农民开设培训班以及讲座,送技术下乡,帮助农民学会先进的养猪技术,解决养猪上出现的技术难题;三是要科学帮助农民全力提高养猪质量。如要适应市场需求,养瘦肉型猪,帮助、引导农民到好的种猪场引猪苗,及时更新换代;养母猪时猪种的选择一定要好品种,配种时不能配土杂猪;要帮助、引导农民从经济效益出发,养健康猪;要改善饲养条件和水平,学会自己适当搭配、配制饲料,使养殖环节从降低成本、尽快长膘、早出栏上赚钱等;四是要提倡立体养猪。如永川市大安镇铜鼓村养殖小区养猪与推广沼气使用结合起来,每农户就建一个沼气池,猪粪进入沼气池,所产生的沼气可用来点灯、煮饭等,沼液则用于种菜,而菜叶则可以重回猪槽,用于养猪,这样无形之中效益就提高了。同时养猪所产生的卫生问题也得到了较好地解决,保证了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