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新农村建设百村调研报告

想实招 办实事 尊民愿 惠农民

日期: 2006-07-05 08:54 作者: 来源:农民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新农村建设钱从哪里来有专家估算,按一定的标准建设农村的道路、卫生、通讯等基础设施,平均到每个农民身上需要新增加投资约1700元到4900元。这么大的投入,仅靠农民群众自身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

  在这次调研中,江西高安六个“一点”的办法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高安市2005年地方财政收入只有2.4亿元,相对于它的83万人口,可以说是捉襟见肘。高安市通过六个“一点”的办法,来拓宽新农村建设资金渠道。一是政府投入一点。二是群众自筹一点。三是对口帮扶的部门支持一点。四是涉农项目优先向示范村倾斜一点。五是动员家乡知名人士捐助一点。六是市场运作一点。比如将较好地段的宅基地采取竞价投标的方式搞市场运作,对电信、电视等企业有收益的设施投入,采取运营企业适当垫资、群众适当出资的办法解决。

  如何发展好生产帮助农民增收目前,各地农业生产和农业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应该说还是不少。调研中我们感到,浙江、江西许多地方政府在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在推动农业产业化上动足了脑筋,可谓是各尽其能。

  第一个办法是:财政投入促生产。浙江义乌每年从土地出让金中,拿出3000万元作为农业产业化资金,通过补助良种应用、补贴购买农药残留检测设备、贴息贷款、资助农业保险等方式,推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

  第二个办法是:用市场带动促生产。义乌农贸城每年交易额达20多亿元。义乌市通过支持办好农贸城这个大市场,拉着农民往市场走。据统计,义乌农贸城带动了周边8万多农户、160多个特色专业村走上致富路。

  第三个办法是:加强党组织建设促生产。江西高安市南坪村将党支部建设与生产发展紧密结合,分别成立种植业协会、流通协会等党支部,通过支部交流生产经验,沟通市场信息,发展蔬菜加工企业,引导农户种植特色蔬菜。该村农民去年人均收入近5000元。

  第四个办法是:政策倾斜、做好服务,招商引资促生产。浙江绍兴、江西玉山等地,分别通过给予用电、用地优惠,做好土地流转协调服务等方式,吸引外部资金投资农业。

  第五个办法是:打通发展资金瓶颈促生产。浙江德清县2005年筹资1600万元,组建了县农业担保公司,为112家农业企业和种养大户提供了5500万元贷款担保,有效地解决了农业企业贷款难问题。

  村容整治农民怕搞形象工程在调研中我们看到,各地把环境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做到了量力而行,因村制宜地推进,没有大搞形象工程。

  浙江义乌虽然财政实力很强,但也没有搞一刀切,而是在统一城乡供电、供水、垃圾处理的基础上,实施了富裕村庄用城市社区标准改造、一般村庄就地简易整理保持原有风貌、山区贫困村庄异地安置奔小康等三种新村建设模式。

  江西赣州上饶等地则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等农民基本生活条件的改善上。

  农民能否真正当家作主浙江、江西在新农村建设试点过程中,把规划参与权、是否实施整治的决定权、经费知情权、组织实施权交给群众,充分激发和保护了农民的积极性。

  江西玉山县大洋村,引导农民选出以老军人、老教师等“五老”人员为主体的新农村建设理事会,负责处理村庄整治中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问题。“五老理事会”的方式减少了行政介入,得到了百姓的拥护。

  谁来担当新农村建设的火车头我们在调研中感到,村容整治的快慢、质量,发展生产有无手段,村民能否得到真正实惠,与村中是否有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带头人关系很大。如何提高村班子的战斗力,浙江、江西的做法是双管齐下。

  一是激励村里能人当好村官。浙江德清通过给村干部进行定编、定岗、定责的职业化管理,强化考核,并且考核标准实行“一村一策”,通过考核的村领导除了每月1000元工资外,年终还可以得到2.5万元的奖励。

  二是下派能力强的政府干部驻村专职指导。我们这次在江西高安上湖乡调研时了解到,江西省委组织部的一位同志挂职该市市委副书记,但平常主要在乡里、村里办公,会同驻村工作组专心研究指导当地的新农村建设。经过1年多的实践,驻村工作组积累了不少好经验。

  调研司局:计划司    农机化司

  调研组成员:周应华    张天佐    王锋    聂新鹏    刘小伟

  调研地点:浙江    江西

  报告人:刘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