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四项措施促进粮食“五新”技术的示范推广
1、完善工作机制。建立起领导抓点挂片的工作机制,组织了种植业、农机、种子、植保、土肥等相关的专家和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春耕生产服务。 2、建立生产示范。建立了一批高产创建示范典型,种植超级稻 20.02万亩,建立万亩高产示范区2个,千亩高产示范片3个,百亩攻关方16个。建立河龙贡米生产基地5万亩,其中万亩示范片1个,千亩片3个,百亩16个。推广再生稻1.5万亩,建立百亩示范片3个,实现万亩区有首席专家,千亩片有技术专家、百亩片有责任技术人员的高产创建要求。 3、强化技术措施。推广天优3301、Ⅱ优3301、特优716、T55优627、eⅡ优315、Ⅱ优673、y两优1号、特优180、川优673、谷优3301等优质高产粮食主导品种。推广旱育秧、抛秧轻简栽培和水稻强化超高产栽培等行之有效的关键性粮食增产技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推广一批新肥料,推广使用“金好年、锐劲特、好劳力”等一批高效低毒的新农药,推广一批实用的新型农机具。 4、开展技术服务。在县农业155网开设“五新”服务促春耕活动专栏,交流各乡镇开展活动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及时提供春耕生产的动态信息。开展粮食生产调研16场次,召开座谈会,走访农户,宣传贯彻中央、省、市有关支持粮食生产优惠政策,调查了解粮食生产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和建议,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组织专家深入乡镇,利用圩日开展“五新”技术服务和农业技术咨询活动10场次,发放宣传技术资料3.6万份,接受农民咨询1100余人次,举办技术培训班112期,受训约76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