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社旗着力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

日期: 2008-09-18 09:13 作者: 魏德永 贺东超 来源:农民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9月5日,在河南省社旗县桥头镇宋庄村,只见村民们正准备收秋,青年农民张常金满心喜悦告诉笔者说:“我家今年种的10亩小麦共收获10100斤。今年秋季种的先锋335优质玉米丰收在望,亩产1500斤不成问题,全年一亩地产粮2500斤。”他承包的15亩耕地是社旗县实施农业粮食增收计划打造70万亩粮食生产核心区高产稳产田的一小部分。

  社旗县农业局长姚军介绍,面临着人口增长、工业项目建设、农业结构调整等带来的持续压力,社旗必须拥有70万亩粮食生产核心区,约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0%才能确保全县粮食稳定在7亿公斤以上。实施粮食增产行动以来,全县已累计投入开发资金8000多万元,将3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成稳产高产田。“十一五”期间将再新增6万亩,使全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到新的水平。

  社旗县近年来将农业开发资金的70%和土地治理项目财政资金的90%,分批集中投入到14个粮食生产乡镇和46个示范村的中低产田改造,通过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水利条件,推广各项节水措施和旱作农业核心技术,建设“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井渠管道连成网、旱能浇、涝能排”的高产稳产田。

  在农业粮食增收计划行动中,社旗强力推广应用科学技术、良种良法、测土配方施肥、大型农机具,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今年,社旗县拿出150万元专项资金在项目区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和测土配方施肥。

  “种地不用交税,国家每亩还综合补贴110.3元,我种的麦子又是新品种,有人直接收购,每公斤比市场价多卖1角2分钱,综合算帐,一亩地一年毛收入2100元,去掉种子、化肥等开支850元,还有800元净收入,25亩地就是2万元纯收入,种粮农户的日子真是好过多了!”农民郭成青满心欢喜地说。

  在抓好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的同时,社旗县还加大粮食品种结构调整力度,打造了以桥头、大冯营、李店、城郊、郝寨、兴隆、太和等乡镇为中心46万亩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以唐庄、饶良、苗店为中心小杂粮生产基地和红薯三粉生产加工基地。扶持15个粮食产业化经营及龙头项目,引导项目区发展肉牛、羊、鸡、生猪的养殖和屠宰加工,延长粮食产业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