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山东省东平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粮食产业项目正式启动

日期: 2008-09-08 00:00 作者: 牛之全 靳波 来源:山东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9月3日-4日,东平县在现代农业粮食产业项目核心示范区乡镇——沙河站和接山分别召开了项目实施工作部署会议,标志着全县现代农业粮食产业项目的正式启动。沙河站镇、接山乡党委书记、分工乡镇长,县农业局、财政局、农机局分管领导,农业局和两乡镇包村工作人员以及17个项目村两委成员、村民小组长参加了会议。县农业局党委书记、局长郑允柱主持会议,县政府特邀顾问张文清到会并代表县委、县政府讲话。

  会上,县农业局专家组成员就全县现代农业粮食产业项目建设内容和标准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说明。

  今年,省财政在中央资金中安排1.2亿元,并整合相当规模的有关项目资金,捆绑使用,集中投入,支持小麦、玉米产业发展。通过严格的筛选,确定在全省30个县(市、区)实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粮食产业项目,每个县(市、区)安排专项资金400万元,我县被列为省重点支持的30个县(市)之一。我县依据现代农业项目实施区域选择条件,以乡镇为单位,按照2005年—2007年小麦、玉米种植面积,单产水平和人均占有量三年平均数等量化指标,并与农业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相结合,采取综合评分法,确定在接山、沙河站、州城、彭集、东平镇、大羊、梯门、新湖8个乡镇划定项目区,实施面积为30万亩。同时,在接山、沙河站两个乡镇各建立核心示范区1万亩。通过项目实施,在项目区实现田间水利工程、配方施肥、良种补贴、技术服务、科技培训、植保服务体系、产业化经营等七项措施的全覆盖;在核心示范区内增加深耕改土、玉米秸秆还田、增施商品有机肥、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等高产创建措施。

  会议认为,近年来,我县先后承担实施了诸多的农业项目,在支持我县农业生产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农业科技入户项目采取“技术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推广了优良品种和夏玉米直播、小麦氮肥后移、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实用技术,科技示范户增产增效十分明显,也辐射带动了周边农户。因此,我县实施现代农业粮食产项目,具有良好的基础。这一重大项目的实施,对于吸纳聚合更多的资金用于现代农业和粮食产业发展,从根本上提高我县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都会起到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会议指出,按照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专项的总体要求,从打基础、增后劲、重长远和构建粮食产业化经营体系的角度,粮食产业项目重点实施好四个方面的建设内容。一是农田基础生产条件建设。要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资金对核心示范区水利设施和灌溉末级渠系进行修复和完善。重点推进项目区深耕改土和秸秆还田,努力使项目区小麦秸秆还田比例达到100%,玉米秸秆还田比例达到30%以上;核心示范区小麦、玉米秸秆还田比例均达到100%。项目区内全部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核心示范区内开展增施商品有机肥示范。二是技术研发和集成推广。要充分借鉴和利用我县农业科技入户的有效模式,加强技术指导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同时,对农业技术指导员和科技示范户及项目区农户,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科技培训。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把技术推广、生产服务、科技培训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三是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以及信息化服务建设等,健全县乡农技推广机构、完善县、乡、村三级科技推广网络,以及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能力等。四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培植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粮食产销衔接活动,促进农产品产销结合。

  会议强调,实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粮食产业项目,时间紧、任务重、要求标准高、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项目乡镇、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履行职责、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对待,加强领导、科学运筹、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集中力量,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地做好项目实施的各项工作。要加强舆论引导和宣传,营造声势,让项目区群众尽快了解项目来源、建设内容,以及项目建设的意义,积极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来。通过努力,尽快发挥项目的最大效益,为促进全县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会上,沙河站镇党委书记牛之春、接山乡党委书记张立国分别进行了表态发言。他们表示,决不辜负上级领导和单位对本乡镇的信任和支持,一定严格按照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粮食产业项目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主要建设内容,竭尽全力做实做好,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给各级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会议还对县、乡包村工作人员提出了工作要求:一是要坚持原则、把握标准,严格按上级要求去办。二是要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切实指导好项目的实施。三是要俯下身子,贴近群众,真心实意为农民群众搞好服务。四是要吃苦耐劳,扎实工作,树立农业干部的良好形象。(平县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