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航育6号”小麦亩均产量550公斤
江苏省溧阳市后周镇梓村农民梁国伟没想到,他去年秋播的11亩经“神舟6号”搭载后培育的“航育6号”小麦,今年夏收竟获得亩均产量550公斤的好收成。日前,他乐呵呵地对笔者说:“种了一辈子田,常规小麦的亩产从没突破过350公斤,航天种子真是太神了!”
然而,比梁国伟更乐的是给他提供航天种子的戎锁富,这两天好消息接踵而来,调拨到山东、安徽等地推广种植的2000多亩“航育6号”小麦种子皆获丰收:山东亩均产量566.6公斤,安徽亩均产量548.75公斤。
戎锁富何许人?他哪来的航天种子?事情得从“神州6号”升空说起。2006年,从“神6”搭载而归的一批航天种子需建立试验基地。溧阳市别桥镇青年农民戎锁富获得信息后,直奔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航天育种研究中心,要求参与育种试验。戎锁富的“冲动”来自他助农增收的强烈愿望和对航天育种价值的认识。高中毕业后返乡务农的他,致力于科学种田,探索农业增收增效新途径,成为溧阳新生代农民中的佼佼者。
航天育种研究中心的领导和专家们,被他的热情感动了。他们到溧阳考察发现,这里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扎实的农业基础,加上戎锁富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积累的经验,终于愉快地拍板:由戎锁富担纲领衔,建立航天育种溧阳试验基地。溧阳由此成为全国县级市中首家航天育种试验基地。
三年来,戎锁富在专家的指导下,累计开展了40多类航天种子培育试验,成功试育出29个果蔬类种子。“航育6号”小麦是他试验的粮食类种子,试验结果上报航天育种研究中心后得到了专家的肯定,于是派给他进行成果化示范试种。去年,他示范试种的120亩“航育6号”小麦,亩均产量高达548.5公斤,比常规小麦亩均增收40%左右。去年下半年,航天育种研究中心将他收获的6万多公斤“航育6号”小麦调拨到山东、安徽等地进行推广种植。戎锁富为了能亲自检验其成效,让本镇种田“好把式”引种了80多亩,均达到了增产增效目标。对此,航天育种研究中心又交给他一项新任务:今年下半年种植200亩“航育6号”小麦,以供全国小麦适种区明年进行8000亩对比种植,让更多农民了解并种植航天小麦,圆增收之梦。
据航天育种研究中心主任赵志伟介绍,8000亩小麦按每亩增效250元计算,累计可增收200万元,一旦大面积推广种植,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