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全膜双垄集雨沟播玉米种植推广经验

日期: 2008-04-08 00:00 作者: 来源:甘肃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目前,全膜双垄集雨沟播玉米种植已在庆阳市掀起高潮。环县工作进展顺利,进度和质量都位于各县(区)前列。截至3月31日,已完成起垄9.7万亩,覆膜9.1万亩,分别占任务的97%和91%,规划的25个千亩示范点已基本完成覆膜。总结他们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五个到位”。

  一、认识宣传到位。环县去年试验推广全膜双垄集雨沟播玉米取得成功。在遭受70年不遇特大干旱之年,其它作物基本绝收,而全膜双垄集雨沟播玉米平均亩产达到645公斤,充分体现了全膜玉米在环县种植推广的适应性,饱受“十年九旱,年年春旱”的环县干部群众深受鼓舞。对此,县委、县政府狠下决心,把推广全膜双垄集雨沟播玉米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增粮安民的重大建设工程来抓,制定出台了《地膜种粮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确定了目标任务和工作机制。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这一决策,各乡镇党委、政府把宣传作为全面推广全膜双垄集雨沟播种植的基础性工作,采取召开群众会议、进村入户讲解、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在全县大力宣传推广全膜覆盖技术的重大意义,介绍全膜覆盖技术的抗旱优势、增产原理和在环县的实用性,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各乡镇党委政府还积极组织乡村干部和科技示范户外出考察、现场学习,用鲜活的事例教育干部群众、引导干部群众、鼓励干部群众,增强干部群众主动抗旱和科学抗旱的主观意识,提高认识水平。3月7日全县全膜双垄集雨沟播玉米种植工作全面展开后,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跟踪报道,县农业局每天编写简报,及时报道工作进展和先进典型,督促工作落实。

  二、组织保障到位。为了让这一惠民工程落到实处,环县抽调包括县委书记、县长在内的504人帮扶工作人员,组成34个工作组,实行县级干部联乡、部门干部联村、一般干部联组的三级干部连动机制,逐户落实地块,靠实面积。县委、县政府将此项工作纳入全年目标管理“三位一体”考核,并实行乡镇农业工作考核“一票否决”制。县农业局制定了专门的《技术干部管理规范》,对工作人员离岗、指导种植不规范、农户未接受培训等据情节与下乡补助、工资待遇、职务和职称晋升挂钩,严格奖罚。全膜双垄集雨沟播玉米种植工作全面启动后,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坚持每天督查,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对帮扶人员检查考核,乡镇普遍都建立了帮扶工作人员“日签到”制。这些强硬措施的落实,促使全县很快掀起了决战全膜玉米的高潮。

  三、技术培训指导到位。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栽培技术今年首次在环县大面积推广,大部分干部群众认识不够,技术规范不掌握。为了提高认识,严格技术操作规程、保证种植质量,环县将技术培训指导作为规范技术操作的关键环节来抓,应用综合措施推动落实。采取集中办班,专题讲授、理论培训和田间操作指导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对指导人员专题培训、农民骨干重点培训、示范户普及培训,确保每户有一人掌握此项技术。县农业局成立了50人的技术指导小组,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巡回指导。截至目前,全县累计举办培训班220期,培训人员2.84万人(次),印发资料7万多份。

  四、物资帮扶到位。为了充分调动群众种植全膜玉米的积极性,县直各帮扶部门多方筹措资金和物资扶持全膜玉米种植。如帮扶虎洞乡的6个部门分头筹集2.6万元补助解决化肥不足的问题,帮扶洪德乡的县扶贫办拿出4.0万元购买复合肥500袋,县农办拿出1.0万元购买地膜600公斤等。各乡镇也自筹资金统一地膜购置。全县已统筹资金600万元,其中县财政投入130万元,统一组织供应地膜450万吨,化肥500吨,种子20吨,所有物资供应都建卡立挡登记。

  五、实践创新到位。在技术指导中,县农业局把技术要领总结成方便记忆的数字号码“11040157010”(其中110代表幅宽、4015与7010分别代表小垄和大垄的宽与高),把起垄标准编成容易理解的顺口溜“直如线、细如面、平如镜”(起垄要像线一样直,土壤要像面一样细,垄面要像镜子一样平),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在顶凌覆膜过程中,群众发明了4种类型的机械,加开覆膜进度。如洪德乡许旗村农民董海浪自行研制的施肥起垄一体机,每天可起垄50-60亩,施肥起垄既快捷又符合质量标准,有效地解决了劳力不足的问题,洪德乡赵洼村赵睿在施耕机上增设了起垄装置,提高了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