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北京市延庆县大榆树镇订单农业突破万亩

日期: 2007-11-13 00:00 作者: 郝建云 来源:北京城乡经济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日前,延庆县大榆树镇再添2000亩绿芦笋新订单,至此,大榆树镇农业订单已突破万亩,达到1.01万亩。其中:绿芦笋订单3000亩,西洋参1100亩,花卉(菊花、草花)1000亩,黄芩3500亩,团生菜、双孢菇和大葱等大陆菜1500亩。

  大榆树镇位于八达岭快速路两边,紧邻延庆县城南,全镇3.2亩耕地,其中粮田2.3万亩。近两年来,镇党委、政府结合新农村建设,围绕东西两个农业产业基地,积极外联,采取龙头企业带动、企业与协会合作等多种方式,先后争取到了怀柔天惠参业有限公司、北京恒宇华康药业有限公司、北京市园林局等单位的订单,保护了农民的根本利益,调动了农民发展种植产业的积极性,大力发展生态涵养产业,目前全镇基本形成了蔬菜、药材、花卉三大主导农业种植产业。

  此次2000亩绿芦笋新订单是大榆树镇首次与秦皇岛长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项目。为确保产品质量,秦皇岛长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将派一名技术员常年在大榆树镇指导绿芦笋种植技术,另派一名技术主管每隔10-15天到大榆树镇巡视绿芦笋长势情况,解决成长中的问题,并全权负责该镇2000亩新栽植绿芦笋的农药、肥料。果实成熟后,公司自行到地头按照市场价收购,如市场价低于5元/公斤,则按5元/公斤收购,每月15日、30日结款。绿芦笋种植户只需按照技术员指导,严格使用肥料标准,确保绿芦笋成熟后全绿、笋条完整,笋长18厘米,无虫伤、空心、散头等现象,便完全收购。据悉,绿芦笋是一年种,10-15年收的农作物,在我们北方种植后的第一年无收成,基本第二年每亩地产量在250-300公斤,成年笋亩产可达800-1000公斤,按照5元/公斤的收购价,第二年2000亩绿芦笋就可收入250-300万元;第三年后每年将收入800-1000万元。按照十年种植期计算,平均每亩地每年收入3325-4150元,比农民种植老玉米收入翻三番还有余。(摘自:延庆县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