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牡丹江市粮食生产再蹬新台阶 产量连续三年突破30亿斤

日期: 2007-10-15 15:27 作者: 丁国新 来源: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2007年是牡丹江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经济社会追赶跨越式发展的第一年,全市农业战线在先后战胜了三月的雪灾、四月的低温、六月的干旱和七月的虫害等严重自然灾害后,获得了农业大丰收,全市粮食生产再蹬新台阶。

  从牡丹江市农委获悉,近日,市农业委组织相关专家对全市农作物长势情况、成熟情况进行评估,最后确定全市粮食总产量达34.8亿斤,同比增长2.3%,再创历史新高,这也是继2005年实现32亿斤、2006年实现34亿斤以来,连续三年粮食产量突破30亿斤大关。

  据专家分析,今年全市粮食获得大丰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调整结构,增加高产作物种植面积。2007年,牡丹江全市玉米播种面积225万亩,比上年增加了17%,仅此一项就拉动粮食增产3亿多斤。二是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经过科技之冬活动的开展和科技培训培训,经过主栽品种的技术推广,全市粮食作物优良品率达到了90%以上,机播机收率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有机肥使用量比上年提高了20%,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粮食产量。三是政策原因。由于国家对农业的高度重视,出台了多项惠农政策,加之粮食价格的走高,使农民惜地、养地情绪高涨,种地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提高。今年农民用于粮食生产的贷款就达到11亿元,比上年增加3亿元。

  从作物分析:一是玉米产量增加。今年全市玉米播种225万亩,增加17%,平均单产900斤/亩,略有下降。总产达到20.3亿斤,同比增长9%左右。二是大豆产量下降10%,全市播种面积230万亩。由于受到严重旱灾影响,大豆单产274斤/亩,总产6.5亿斤,均比去年下降了10%左右。但由于07年全世界大豆产量减少,目前大豆市场价格保持在较高价位,新豆上市价格1.80元/斤。三是水稻生产是历史上最好的一年。播种面积为65万亩,由于基本没有受到病害影响,单产达到990斤/亩,总产6.4亿斤,目前市场价格在1.1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