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节水灌溉面积突破3700万亩 少“喝”水多产粮
“把地整平,大畦改小畦,畦背垫高,防止漫灌、跑水,就能把用水量大大降下来!”河北省元氏县北褚村农民程春明说起节水灌溉,自是有一套高招。去年他家种了3.87亩地,比规定用水量节约73.8立方米。而衡水市桃城区河沿镇种高村农民用水者协会根据土地情况,确定了农户一年的可用水量。农户根据自己需要的水量,用一次就从总量中扣除一次,节奖超罚。村民种栓檩告诉记者,以前浇一亩地用40多块,现在通过使用“小白龙”管道,用20块钱就行了。
据初步统计,“十五”以来,全省共投入节水农业资金20多亿元,节水农业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截至目前,全省节灌面积发展到3700多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55%,位居全国前列。通过兴建节水工程,推广节水技术,该省每年可减少地下水开采26亿立方米,节电2.5亿度,增加粮食产量40多亿斤,共减渠增田120多万亩。
河北是一个水资源极度匮乏的省份。为缓解水资源紧缺矛盾,近些年相继实施了节水灌溉示范区建设、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更新改造、节水农业综合技术示范等一批农业节水项目,因地制宜地推行了管灌、微滴灌、渠道防渗和喷灌等节水措施,推广了一批农作物节水品种和农艺节水技术。
河北省将以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为重点,进一步严格取水管理措施;地下水超采区,不得扩大取水量,在黑龙港流域、坝上地区等深层地下水严重超采区,除生活用水之外,一律不准开凿新的自备井。在工程节水方面,该省将以管灌和渠道防渗为重点,把管道灌溉工程作为节水工程建设的主推形式,加大普及力度,特别是在粮食主产区,将加快建设步伐,尽快实现农田灌溉管网化;在生物节水方面,从今年开始,河北将在良种补贴中突出加大节水高效品种的比重。同时,在管理节水上,河北还将积极推进农业用水定额、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农业用水计量、水价改革等四大机制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