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优质水稻生产使牡丹江市农民受益匪浅
农产品的市场规律是:“优质优价,优胜劣汰”,用这句来形容当前牡丹江市的水稻产销情况是非常恰当的。2006年黑龙江省的水稻销售价格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两极分化局面,一边是优质水稻价格居高不下,一边是质量差的水稻卖不上价,但牡丹江市的水稻生产确实让农民真正体验到了优质优价的实惠。去年自水稻收获和新大米上市后,消费市场日趋旺盛,仅仅两个多月,农民手中的大部分水稻就已销售出去,没有出现销售难的现象,每市斤水稻平均价格在1元左右,收入也好于上年。而我省佳木斯、鹤岗、虎林等地和一些国营农场的水稻却出现了大量的积压,3月初的最低价格降到了每市斤0.6元,即使这样销售仍有一定难度。出现滞销的原因固然有受到俄罗斯禁运和国内南方等地对我省大米需求量减少的影响,但是当地产的水稻成熟不好、出米率低、质量差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近几年,由于牡丹江市大力推广了水稻标准化栽培技术,65万亩水田的良种应用率达到95%,新技术普及率达到了90%以上,特别是大面积推广了大中棚育苗和两段式育秧技术以及绿色和有机栽培技术,使水稻的品质和产量大幅度提高,同时响水、威虎山、小江南等品牌大米形成的效应也拉动了市场水稻在高价位上运行。据专家预测,2007年牡丹江市优质水稻生产将继续保持稳步发展的势头,稻米的市场价格仍有上涨的空间。
相关新闻
- 牡丹江绿色有机认证农田占比全省居前 2016-07-07
- 牡丹江 晴好天气忙移栽 2015-06-04
- 牡丹江市人大领导到穆棱市调研土地确权工作 2015-06-03
- 牡丹江市今年将建成300个“村邮站” 2015-06-03
- 牡丹江市春耕生产全面告捷 2015-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