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县书写甜玉米种植发展“传奇”-15万亩甜玉米2亿元年收入
从农民工引进种植,到政府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倾力打造,再到一跃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甜玉米生产基地……横县书写了甜玉米种植发展“传奇”。
目前,该县甜玉米种植已达15万亩,年产甜玉米鲜苞14万吨,为农民带来收入2亿多元。
推动甜玉米种植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横县就已经有农户在种植甜玉米,但种植规模很小。上世纪90年代,一批在广东打工的横县农民带回了先进栽培技术,引进了高产优质品种。
2003年,横县产甜玉米鲜苞0.4万吨,产值480万元,成为农民增收的朝阳产业,受到了横县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2004年,该县成立了甜玉米生产指导办公室,对甜玉米长远发展和种植技术进行“把脉”,并给予重点扶持。该县围绕甜玉米种植,不断引进新品种进行试种,抓好农户田间地头种植技术培训,大力应用和推广甜玉米栽培先进种植技术,不仅能大大减轻劳动强度,而且使甜玉米复种指数增加,节本增收、增产增效明显,使甜玉米种植有了惊人发展——2004年,横县甜玉米种植面积达到7万亩,当年产甜玉米鲜苞5.7万吨,产值达到8000万元。有了产业基础,横县开始进行招商引资,用工业理念来发展甜玉米种植,开始实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
2005年,该县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并在校椅、石塘、横州、莲塘等甜玉米生产重点乡镇和新平公路经济带,实施了甜玉米产业化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引进新品种,建立试验、示范和展示基地,对甜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治进行技术攻关,进行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示范,开展甜玉米产品监测和检测,保证产品食用安全,使甜玉米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目前,横县甜玉米种植已发展到15.17万亩,拥有甜玉米加工企业5家。形成了“龙头企业+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发展循环经济
对甜玉米秆、苞衣、玉米芯等“废品”,过去横县农民采取的办法是能烧就烧,能扔就扔,大量浪费了这些“废物”的可利用价值。如今,随着甜玉米循环经济的发展,这些“废品”也能卖钱了,而且成为横县农民“新的经济增长点”。
拥有110万人口的横县,不仅是一个农业大县,还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该县农作物秸秆等资源非常丰富,每年产玉米、甘蔗、木薯等秸秆约100万吨,而这些秸秆如果加工转化成饲料每年可以养牛10万头。2005年,东兴市一位客商来到横县收购甜玉米,他看到当地农民把甜玉米秆丢弃或焚烧非常可惜,顿生“变废为宝”的念头。经过一番调查研究,他决定在校椅镇投资建立奶水牛养殖基地,收购甜玉米“废品”,还购买机器把甜玉米秆进行发酵或氨化处理,加工成饲养牛、羊的生物饲料。据称,把甜玉米秸秆转化为高营养、高效能的生物饲料,代替部分粮食饲料喂牛、羊等牲畜,可降低30%至60%的养殖成本。
“今后,横县将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不断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搞农业和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的资源利用,拉长产业化链条,提高产业经济效益。”横县副县长穆贤清告诉记者,横县将采用两种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一是通过“秸秆—畜(菌)—沼—肥”的利用模式,将秸秆加工成饲料喂养牲畜,其粪便与杂草和秸秆一起投入沼气池,获得沼气能源和有机无公害的沼肥;二是通过“秸秆—菌—沼—肥”的利用模式,将秸秆加工成食用菌培养料,剩余料经堆沤与粪便杂草一起投入沼气池,获得沼气能源和有机无公害沼肥。这样,既满足了农村能源需求,又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质有机无公害肥料。
进一步做大做强产业
尽管横县甜玉米种植已经成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然而,要想更进一步做大做强甜玉米产业,还需要攻克诸多难题。
首先,是要突破甜玉米种子发展瓶颈。多年来,该县种植的台湾“华珍”系列,美国黄金1号、3号和泰国品种甜玉米,种子都需要依赖进口。而这些引进的种子品种存在着多、乱、杂和良莠不齐等现象,影响了甜玉米种植产量。为解决这一问题,该县正寻求与国内外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尽快进行甜玉米种子选育、制种工作,从改变种子品质入手,全力实施甜玉米“优质种子工程”,增强甜玉米产业发展后劲。
其次,扩大甜玉米种植规模。针对当前几家甜玉米深加工企业存在“吃不饱”的问题,除继续引导农民扩大甜玉米种植规模外,还将按照市场导向、政府推动、企业运作、科技支撑的模式,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帮扶建设一批优质甜玉米生产基地,为龙头企业提供加工原料,重点抓住良种推广、原料基地建设、种植大户培育、龙头企业发展等关键环节,培育一批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
再次,开发甜玉米产品。横县有5家甜玉米深加工企业,但产品品种单一,缺乏发展后劲。目前,该县计划进一步扶持壮大甜玉米龙头企业,积极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鼓励企业依托横县优质甜玉米进行食品开发。
南宁日报
相关新闻
- 北大荒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2020-06-28
- [人民日报]农业现代化短板怎么补 2017-03-09
- 农业部发布《关于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聚焦新产业新模式新景观 加快打造现... 2016-11-29
- 韩长赋在北方农牧交错带结构调整座谈会上强调加快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新体系 促进北方农牧交... 2016-08-29
- 韩长赋在全国农业结构调整座谈会上强调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 2016-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