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泰安市小麦秋种质量实现新提高
今年,泰安市各级对小麦秋种高度重视,市县乡三级都召开了不同形式工作会、现场会以及下发传真电报通知等,层层进行宣传发动和安排部署,各级农业、农机等有关部门,全方位搞好系列化服务,使全市秋种整体质量水平实现了新的提高。据市农业局统计,今年秋种全市共播种小麦305.8万亩(有麦面积),占计划的100%,全面完成小麦秋种各项任务。
一是小麦播种质量实现新提高。围绕提高小麦播种质量,全市严格把好“四关”,狠抓了综合增产技术措施的落实。即把好种子关,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潜力。科学安排小麦品种布局,大力推广优质专用小麦,搞好区域化种植、专业化生产。普遍做到了每乡镇种植2-3个品种,每村种植1个品种,使小麦区域化种植水平进一步提高。把好种子处理关,有效防止小麦苗期病虫害。对秋种用的种子,全面搞好种子精选和发芽率试验,大力推广小麦种衣剂包衣或药剂拌种技术,鼓励农民广泛使用包衣后的小麦种子进行播种,预防小麦苗期病虫危害,促进小麦壮苗早发,全市小麦种子包衣面积达到262万亩,其中全市优质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区种子包衣率达到了100%。把好整地关,奠定小麦生长良好地力环境。搞好耕地的机械深耕、深松,努力扩大机械深耕面积。全市小麦机播面积达到286万亩,精量播种面积达到200万亩。增加物质投入,施足底肥,大力推广小麦测土配方施肥,全市推广小麦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240余万亩,满足了小麦高产对不同养分的需求,将对提高土壤肥料利用率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起到重要作用。把好播种关,做到了小麦足墒播种、适量播种、精细播种和适期播种,全市305.8万亩小麦全部种在了最佳播期,为小麦一播全苗和苗齐、苗匀、苗壮奠定了基础。
二是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实现新增加。根据生产条件和市场对小麦品质的不同需求,结合小麦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全市大力推广了优质专用的小麦高产品种,如淄麦12、潍麦8号、济麦19、济麦20、济麦21、泰山21、泰山23、汶农5号、烟农19等,并确保品种纯度,进一步扩大了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使全市优质小麦面积达到210万亩,比去年增加10万亩。全市小麦良种推广普及率达到100%。
三是间作套种模式化种植实现新提高。坚持农机农艺相结合,进一步规范小麦种植规格,留足留好间作套种行,做到了小麦种植规格与种植品种相配套,与农机具相配套,与立体种植模式相配套,全市共预留套种行231.3万亩,其中麦粮间作193.5万亩,麦油间作27.5万亩,麦菜间作7.4万亩,麦棉间作0.9万亩,其它间作模式2万亩,为实现小麦与经济作物、瓜菜等双扩双增奠定了基础。
四是秋种服务水平实现新提高。各级和农业等有关部门,做到了计划早制定、工作早安排、物资早准备、人员早培训,及早确定了秋种任务目标,扎扎实实抓好各项具体措施的落实,及时做好良种、肥料、农药、机械、柴油、资金、电力供应等各项准备工作,为小麦秋种提供了有效物质保障。开展了多形式、大范围的三秋科技培训和服务活动,各级农业部门向基层和广大农民群众印发小麦秋种技术意见、技术资料和明白纸等32.68万份,接受指导、咨询和培训的农民达到40万余人次,把秋种的关键技术培训到了千家万户。开展了打假护农保秋种活动,为三秋生产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外部环境。(泰安市农业局)
相关新闻
- 中国种 河南芯 小麦种子看河南 2021-01-13
- 一颗麦粒的嬗变之旅 滨州中裕实行三产融合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2020-12-31
- 安徽省优质专用小麦生产进入“快车道” 2020-12-04
- 全省各地秋种基本结束 2020-11-19
- 2亿元资金支持优质专用麦生产 202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