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综合信息

公主岭市“三农”工作纪实

日期: 2010-01-04 00:00 作者: 刘中伟 张力军 来源:吉林农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大灾之年,公主岭市仍取得了粮食单产全国第一、总产全国第二的好收成;全市农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15%,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增长13%。

  “这是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体系建设,打造现代农业基地的成果。我们要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市委书记柴伟如是说。

  夯实粮食基础地位

  作为国家首批确定的重点商品粮基地、玉米出口基地,公主岭市的粮食产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粮食总产更是稳定在50亿斤的阶段性水平。自全省实施百亿斤粮食增产工程以来,他们全力实施10亿斤粮食增产能力建设工程,喊出了建设“中国黄金玉米第一城”的豪言。

  如何建设“中国黄金玉米第一城”?

  加大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009年,他们投入14.5亿元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打农田抗旱井1300眼,使全市农田抗旱井达到2.8万眼。全市完成农田水利综合工程量130万立方米;全市拖拉机保有量达到2.8万多台,配套农具达到6.6万多台件,农机总动力达到78万千瓦,全程机械化种田的农机户已达3.4万户;2万亩优质安全粮食生产基地项目开工建设,示范面积2.2万亩的旱作节水示范项目也已启动。

  推广良种良法,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2009年,全市的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增加到100万亩;赤眼蜂防螟面积增加到162万亩;农田统一灭鼠面积增加到51万亩;机械深松深翻面积达到85万亩。

  一系列措施,夯实了粮食生产的基础,即使是遇到特大旱灾,仍取得总产50亿斤的好收成。

  “两区一地”保增收

  尽管室外气温低于零下20℃,可环岭乡靠山村“石人”特色棚膜蔬菜园区的日光温室大棚里,却温暖如春,洁白的地膜映衬着翠绿的小苗,显得生机勃勃。

  石人绿色果蔬有限公司经理樊正告诉我们,这批新建的50栋日光温室大棚,采取“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主要引种“冬玉”西葫芦和五彩椒两个品种,由公司统一提供种子和技术,建大棚的本儿一年就可收回。从辽宁请来的技术员,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一个标准棚,一年可产蔬菜10万斤,按最低批发价每斤1元计算,可收入10万元。

  据了解,这样100亩以上规模的棚膜园区,公主岭2009年新增了13个。全市新建扩建棚室2500栋,面积188公顷。为了鼓励棚膜建设,市里出台了包括修路、上电、打井、资金扶持等共10项优惠措施。

  “两区一地”,棚膜园区只是其一,他们还下力气建设牧业小区和粮食高产创建暨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在朝阳坡镇八家子村,副镇长宁绍勇带着我们走访了两个牧业小区。据他介绍,八家子村充分利用政府的扶持政策,采取由村民投资建舍,村集体解决水、电、路等配套项目资金的做法,兴建标准化牧业小区7个。村里成立牧业合作社,对牧业小区及规模养殖户全程跟踪服务。目前,全村仅规模养猪一项,人均纯收入就达万元。

  由于政策的强力拉动,2009年,全市牧业小区达到459个,牧业产值预计可达到7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8.6%;牧业人均收入2650元。

  现在,24个乡镇开展起“万亩田、千亩园、百亩方”的高产创建活动。年终测产表明,高产创建地块平均产量较其它地块增产15%以上。按当前的粮食价格计算,每亩可增收百元以上。

  对于正在建设的省农业科技示范区技术集成园,他们更是投入了极大的热情。用柴伟的话说,一定要建成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在省里资金还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市里已经先行投入了1884.8万元。我们看到,通往园区的水泥路已经修通,350栋温室大棚的钢架已经架起……

  龙头高昂产业兴

  公主岭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业。据统计,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324家,初步形成了4条产业链。

  公主岭高金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从四川引进的生猪屠宰加工企业,目前年可屠宰生猪60万头,占全市生猪屠宰量的60%。公司副总经理王庭高兴地告诉我们,2010年就要启动熟食品加工项目,预计投资要超过1亿元。除了高金公司,还有众品食品等,都是生猪饲养、加工和销售产业链的龙头。

  以黄龙公司、中粮集团、禾丰饲料、祥裕食品等为龙头的粮食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年加工转化粮食174万吨;以五洲禽业公司为

  龙头的家禽孵化、饲养、加工和销售产业链,年加工禽类1000万只。

  还有两条新的产业链正在兴起,一是新建的以秸秆加工为主的投资5.4亿元的国能生物发电项目;二是以玉米秆、玉米芯加工为主要原

  料的投资12.3亿元的新加坡唐传(公主岭)科技园10万吨功能糖项目。

  这些产业链,架起农业与工业、生产与市场、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桥梁,使公主岭市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华丽转身。

  正是有了产业的支撑,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公主岭市的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和地方级财政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0%。在全省县域经济排行中,已由2006年的第11位跃升到第5位,从“农业大县”进入到“农业强县”的行列。(吉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