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综合信息

绿海村头荡和风——通榆县双岗镇绿海村建设新农村纪事

日期: 2009-12-22 00:00 作者: 来源:吉林农网 【字体: 打印本页

  走进通榆县双岗镇绿海村,一股清新之气迎面扑来。寻着欢声笑语的方向望去,一群兴高采烈村民正在设施一新的村头体育休闲广场上尽情享受着体育锻炼给他们带来的欢乐。

  双岗镇绿海村共6个自然屯,2476口人,耕地面积2390公顷。近年来,村党支部切实落实党的惠民政策,着力建设新农村,让农民尽享发展成果。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而水又是万物生存之本。绿海村拥有总面积为40公顷的节水灌溉项目,成为白城市目前最大的节水灌溉推广区。今年绿海村又新增打大中型抗旱水源井近100眼。现在该村拥有大中小型农田抗旱水源井400多眼,农田覆盖率达90%以上。绿海村今年又在幸福屯、东兴屯、吕家屯、铁宝屯规划了600公顷玉米园区和1000多公顷美葵园区,使受益农户达400多户,实现人均增收20%。

  “有了旱涝保收的土地,咱农民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但不懂技术、不懂政策也不行啊”,绿海村支部书记徐忠祥说。

  为了提高村民素质,绿海村把党员带动群众学习当成一项重要工程来抓,把“农家书屋”办成农民学科学、用科学、闯市场、快致富的“加油站”。“农家书屋”现拥有各类书籍300余册,并建立了借阅制度。几年来,“农家书屋”里的种植、养殖以及加工类书籍成了抢手货,经常被农民借阅一空。“学习真是有好处啊,书里啥知识都有,谁懂不如自己懂,以后真得坚持经常学”,在学习中受益的农民徐忠祥感慨地说。

  有了高产稳产的耕地和科学的种植技术,农民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腰包也越来越鼓了。村党支部又组织修村路、建新房、大搞公益工程,把眼光放在了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上。几年来集体自筹资金达200余万元,修筑水泥路近16公里,把往日的烂泥路变成了平坦宽阔的水泥路。

  为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两年来,该村泥草房改造达200多户,超额完成上级下达指标任务。多数老百姓条件都好了,都奔好房使劲。少数条件不太好的,咱村里帮忙解决一些难题,确保户户都住上好房子。

  “村里给咱搞福利了,自来水钱、新农合款不用咱掏了,还有地方锻炼身体了”。一件件惠农的好事儿着实让绿海村的老百姓感动着。2008年,该村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表决了今后村民办新农合的款项由村里支付,仅此一项,该村两年来就拿出了30余万元。今年,村里又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为每户每年交24元钱的自来水费,实现了自来水免费使用。为提高百姓生活质量,村里向上积极争取了15套健身器材,并修建了5000平方米的体育休闲广场,老百姓在茶余饭后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路通了,还要绿化、修建排水设施、还要组建秧歌队……”村党支部时刻思忖着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好!(《白城日报》赵萍 李宪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