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农家书屋去看书”
金秋的吉林大地,玉米捧金,大豆摇铃,一派丰收祥和景象。
“农家书屋可真好,这是政府为咱送来的不用花钱的老师,对咱增收致富、居家过日子的帮助老大了。”走进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新乡村的农家书屋,正在看书的村民连声感慨。“走,到农家书屋去看书。”两年来,农闲或者逢阴雨天时,这句话已成了吉林省不少农民的口头禅,“书香飘农家,共建新农村”已成吉林农家书屋的真实写照。
政府担纲合力推动:
力保村村有书屋,农民有书读
2007年,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吉林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省委书记王珉明确指示,农家书屋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德政工程、民心工程,省财政要逐年提高农家书屋工程的投入比例,确保如期完成全省建设任务。
两年多来,全省上下出钱出力,形成强大合力,农家书屋在白山松水黑土地上遍地开花。省长韩长赋亲自担任《新农村建设丛书》编委会主任。2009年,农家书屋建设工作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列为八件民生实事之一,并列入各市州政府绩效考核范围。
省新闻出版局作为牵头主管部门,更是把农家书屋建设列为“一号工程”全力推动。为缓解资金短缺,省出版局动员省内报刊出版单位向农家书屋免费赠送报刊,并通过深入农家小院、田间地头,实地了解农民的真实需求,确定了15种向农家书屋免费赠送的报刊;为解决农家书屋图书的更新、书存量不足等问题,组织1500种优秀图书,在一个乡内的各农家书屋之间流转,组织100种优秀图书在一个村内进行自主传阅,有效地提高农民读者的阅读热情和阅读能力,帮助农民及时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为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今年,吉林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农民读书节”活动。四平市开展了“我阅读、我快乐、共建新农村”等专题读书活动;辽源市以“农家书屋”为平台,向农民专题讲解春耕、播种、施肥等方面的知识;通化市利用图书流通车,将农民急需的科技图书送到农民手中,为他们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难题。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荀凤栖介绍说,这一活动把农家书屋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爱书、读书、用书在吉林农村蔚然成风。
截至目前,吉林累计投入资金7000多万元,建成农家书屋2608个,到年底还将建成3000个,选配图书音像制品540多万册(张),并为每个农家书屋订阅报刊30种。
小书屋连着致富路:
农民富了脑袋富口袋
“我鱼塘的鱼当年就能长到6斤多。这在以前谁能想到。”55岁的李玉学满脸得意。他是延边州敦化市瀚章乡新乡村农民,养鱼8年,以前只以为把鱼苗扔水塘就行,结果每年最多只有3000多元收入。去年,听说农家书屋有养鱼的书,他借回家一看,发现养鱼大有学问:塘要消毒、饵料要合理配制、病害得时时预防……今年,老李天天看书,样样照办,结果是8亩鱼塘至少能产草鱼、鲤鱼、白鲢2万多斤,收入近10万元。
“瞎白丁,总受穷,书本里面有黄金。”敦化市官地镇东甸子村43岁的刘爱国道出了他的感慨和“沉痛教训”:2002年,他承包105亩山地,本指望种经济作物致富,但因为不懂种植技术,导致年年辛苦加失败:先种五味子,秋天哇白;后种林下参,没几棵成活;再种葡萄,枝叶好看却不结果。“是农家书屋救了我。”去年,他从书屋借到了几本科学种植的书,知道了植物也和人一样,需要提防病害,有病得对症下药;需要充足的营养,氮磷钾缺啥补啥;需要扶正祛邪,修枝剪叶,并小心翼翼地重新在山地种了五味子、葡萄、林下参,天天照着书本上的道道伺候着这些“宝贝”。“现在有点绿色银行的意思了。”他得意地说,今年1200棵葡萄至少能收入1.5万多元,明年5000棵五味子结果,5万元“手掐把攥”,30亩林下参年年都在地下拱钱。
“要奔小康路,先要多读书。” “如今农民跟时代,钢笔本子随身带;不打麻将不摸牌,有空就到书屋来;读书看报取真经,富了脑袋富口袋。”吉林农民新编的顺口溜道出了农家书屋给他们带来的可喜变化。
省出版管理局市场监管处专门负责农家书屋建设的副处长张晶昱感慨地说,真没想到农家书屋会有这么大作用。以前“三个月种田,三个月干闲,三个月过年,三个月耍钱”的现象少了,农民都在忙着到书屋为增收致富“充电”。
书香润物细无声:
红了文明花,和谐千万家
在吉林市大口钦镇前固村采访正好赶上雨天,走进书屋,看到满屋男女老少都在静静地翻看各自喜欢的图书报刊,俨然一道美丽动人的风景。
“要是没有书屋,他们可没这么乖,不是喝酒,就是打麻将。”女支书韩玉芬笑着悄悄说,这两年,大伙通过看书学习,不仅在生产上得到了实惠,也提高了文明素质。
“知识改变命运。这话太好了。”正在看书的王凤琴对书屋墙上的这个横幅感受很深,她说,以前儿子学习不好,她和丈夫除了骂就是揍。后来在书屋找到关于教育方法的书,才知道要多鼓励,教给孩子正确的学习方法,给孩子树立自信心。一年多下来,娘儿俩成了朋友,儿子成了班上前五名,“指定能考个好大学。”
大口钦镇党委书记柳雨对各村的变化如数家珍。前几天,有两家邻居因一家堆放杂物堵了另一家的后门,各说各理。村干部引导他们看法律书,经过调解,问题当时就解决了。年初,各村上自来水,一动员马上就通,水管通过谁家的地都积极配合。要在过去,水管过谁家的地都得磨破嘴皮。过去,垃圾扔得满地都是,现在人人都能很自觉地倒进垃圾箱。过去,媳妇们得空就抱个娃娃四处婆长公短、说东骂西,现在大家都比谁家孝敬老人、谁家干净、谁家孩子学习好、谁家有知识、会致富。
“赌博的少了,酗酒的少了,游手好闲的少了,打打闹闹的少了;治安好了,邻里关系好了,村容村貌好了;学科学用科学的多了,致富的多了。”东甸子村支书王金贵概括了农家书屋给农村带来的变化。
吉林省新闻出版管理局局长胡宪武说,用文化科学知识武装教育农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尤其对农业大省吉林来说更是如此。这一工程惠及了千家万户,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