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综合信息

农家书屋“老树绽新芽”

日期: 2009-10-10 10:10 作者: 来源:上海农业网 【字体: 打印本页

  10月2日上午,奉贤四团镇夏家村沈家920号外,一块方方正正的“家庭图书室”匾额在众人欢笑鼓掌声中,被悬挂在镇退休干部宋雪澄老宅大门边的墙上。

  粉刷一新的“家庭图书室”,近30平方米。高大书架上,农业科技、时事政治、法律维权、文化养生等方面的书报杂志足有5000多册。室内桌椅板凳一应俱全,还免费供应茶水。村民们高兴得直夸宋雪澄:国庆节也不休息,重开家庭图书室,真让我们喜上加喜啊!

  1981年,28岁的宋雪澄深感农民科技知识和精神文化生活贫乏,决定在当时还叫沈家村的家中自办家庭图书室,免费向乡亲们开放。由于全部图书不满100本,为添置、更新图书,还在镇砖瓦厂工作、月工资仅30多元的宋雪澄节衣缩食,一有空就跑新华书店,选购乡亲们喜欢的图书。家里的藏书越堆越高,前来阅读的村民络绎不绝。

  家庭图书室虽小,却是村民增收致富的良师益友。年过七旬的村民宋忠新回忆,以前仅会种粮的他对栽培果树一窍不通,是宋雪澄主动购买这方面的书籍,为他讲解,使他成功培育成了苹果、梨、山东大枣等优质新品,还率先在奉贤试种推广了佛手瓜。1996年,宋雪澄因工作调动搬到了离村3公里的四团镇上居住,图书室一度随他迁到镇上。但一有空,他就送书下乡。业余时间,他还收集了近万枚毛主席像章,多次举办“红色”展览。

  前不久宋雪澄从镇社保中心退休了,他决定重回老宅居住,让当年的乡村家庭图书室“老树绽新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