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综合信息

靠前服务帮民致富——靖宇县景山镇纪委服务新农村经济发展记事

日期: 2009-09-16 00:00 作者: 于水吉 于文兰 来源:吉林农网 【字体: 打印本页

  近年来,靖宇县景山镇纪委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主动靠前服务,不断探索服务“三农”新途径,使该镇呈现农业经济结构日趋合理,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的态势,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群众的贴心人。”

  (一)“老邢,今年木耳价格怎么样?”“22块钱1斤,价格还行。”这是景山镇纪委书记王殿波与景山村支部副书记邢学生的一次通话。景山村是景山镇18个村当中木耳种植规模较大的一个村,全村20%的农户种植袋料黑木耳,种植规模200万袋以上,仅此一项,农民年增收240余万元。

  “景山村今年木耳能种上,多亏了镇纪委啊”。这是老邢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原来,在2008年底,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广大种植户一度出现了种植原材料(锯末子)严重不足问题。一时间,种植户纷纷找到邢书记,“怎么办,邢书记,锯末子不够啊”,“我家一级菌种都买了”,“要是再没有锯末子,那损失可就大了”,“没事,我来想办法,这事好解决”,老邢一口答应下来。老邢找到了景山林场的营林员,二人是老相识。道明来由后,老邢迫不急待地说“怎么样,帮帮忙吧”!“哎呀,这事怎么说呢,木材倒是有,现在山上正好有一些采伐剩余物,粉锯末子也够用。可量太大了,我做不了主,这事你得找局里。”“局里?”“对,三岔子林业局”。老邢带着沉甸甸的心情回家了。一进门就冲着老伴嘟囔起来,“怎么办,要是整不着锯末子,木耳就种不上,老百姓一年收入哪来,连菌种钱都给搭进去了。”“找政府啊,有困难找政府”,老伴顺嘴的一句话,提醒了老邢。第二天,老邢一大早就到了镇政府,正巧碰上了镇纪委王书记,说明来由后,王书记当即给出了答复,“你先回去,跟老百姓说,该准备的准备,别耽误了种木耳,锯末子问题,我们来想办法”。经过镇纪委与三岔子林业局多次协调,终于取得了三岔子林业局的支持,景山林场施业区内价值45万元的木材采伐剩余物无偿提供给景山村。

  (二)得到实惠的西南岔村村民逢人便夸:还是共产党好,人民政府好。近年来,景山镇纪委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把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抓手放在了着力改善民生,助推农村经济发展上来,有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2008年,镇纪委抓住西南岔村被定为新农村建设市级试点村这一有利契机,主动靠前服务,为新农村建设解决难题,多次与包扶单位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取得联系,为该村争取到每年10万元用于发展肉鸡养殖的扶持资金。该项资金采用滚动式借贷方式为每户养鸡户投放5000元,共投放20户。2008年西南岔村肉食鸡养殖年出栏量近40万只,农民年增收近80万元。今年,又有20户村民领到资金,进行肉鸡养殖,西南岔村肉食鸡养殖呈现出规模发展势头,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对党和政府的信心更足了。

  (三)新胜村在景山镇来说,算不上富裕村。今年,新胜村“两委”班子在与村民商量并到外地考察后,得出发展食用菌产业是帮助村民快速脱贫致富的好路子的结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单单缺乏资金一项就把农民挡在致富的门槛外。镇纪委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找到新胜村的村支部书记,许下重诺。一时间新胜村沸腾了,老百姓奔走相告,都感觉到只要有镇纪委的介入,食用菌项目就能在新胜村“落地生根”,村民纷纷开始了种植食用菌的前期准备工作。许诺容易,践诺难,为新胜村种植食用菌争取资金一事,镇纪委不知费了多少周折,一面起草项目实施计划,一面指导农民做好前期工作,一面到省城跑。心中无私天地宽,当包扶单位省科技厅领导看到食用菌项目发展规划、前期准备工作以及镇纪委递交的保廉保效郑重承诺书时,精诚所致,金石为开。为新胜村“空降”资金18万元,发展袋料黑木耳20万袋,预计今年仅此项为农民年增收20余万元。(长白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