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里的老建筑
近日,笔者在浙江省东阳市花园村走访时看到,新农村建设让一幢幢新房子拔地而起,村庄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然而在花园生态农业园区里,一幢幢老建筑却十分抢眼。据介绍,这些老建筑从花园村南山小区整体搬迁而来,是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的浙中民居,也是当地农村所说的“十一间”和“十三间”结构的整体建筑。这种建筑坐北朝南,东西北三面相围,一般北设堂屋左右2间大房,东西两厢各5间或4间;或北设堂屋左右一大二小6间,东西两厢各3间或2间,砖木结构楼房,叫“十三间头”和“十一间头”,简称“十三间”、“十一间”,厅堂内雕梁画栋。
花园村村委会主任郭鸣鹿介绍,花园村下设10个小区,很多小区都保留着一些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古建筑。这些建筑大多建于清末,曾经是村里进行集体活动和村民操办红白喜事的场所。在旧村改造过程中,这些古建筑的去留成了一大难题。花园村召集小区负责人开会,听取居民们意见建议,这些古建筑终于有了妥善的安置。
从2005年开始,来自花园村马府、西田、南山、方店等小区的四座厅堂,相继落户花园泰山农民乐园。从去年10月开始,原属花园村南山的“十一间”和“十三间”古建筑也进行了整体搬迁,并顺利在景区内“落户”。如今,花园村西田尚保留着一幢十三间建筑和一幢二十四间建筑,里面都还有居民居住,待完成这些居民的搬迁工作后,这两处建筑也将按照原貌搬迁到花园生态农业园区。
为了让古建筑保护常态化、可持续化,花园村提出,在开发中进行保护。进行统一规划部署,加固修缮原建筑,并开发成民俗馆,供游人欣赏。在继善堂内增设了猪笼、踏水车等农用器具,让前来游玩的游客了解农耕文化传统。
据介绍,南山小区的“十三间”、“十一间”和西田小区的“十三间”、“二十四间”整体拆迁修缮后,还将在厅堂设议事厅、祭祀悬挂祖先堂、宴请宾客堂、庠序(古时教学场所),在屋内设花床、八仙桌、锅台等日用器皿,开发农家乐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