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兴区民间传统手艺引领农民致富
中国的灯笼统称为灯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在大兴区长子营镇,一盏盏五彩缤纷的灯笼不仅浓缩了艺人李洪凯的一生,更引领着车固营村走向同样灿烂富足的新生活。
长子营镇车固营一村的村民李洪凯今年46岁,做灯笼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他家20多平方米的客厅里,简直就是“灯笼窝子”,天花板上、墙上、桌子上、地上、从上到下都是灯笼。最惹眼的就是茶几旁的两个巨型灯笼,两米多高。李洪凯告诉记者,他做的北京灯彩已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幼跟随“灯笼张”学习的李洪凯,如今也带起了徒弟。本村20多个人跟他学艺,平时干农活,有灯笼订单了大家一起干。新版《红楼梦》里全部的灯彩和北京奥运会会徽发布仪式上的208盏灯彩都是出自这些农民之手。现在,李洪凯和徒弟们做的这批货即将出口美国,靠着这点爱好和手艺,老李带着乡亲们挣上了美元。但现在,老李最大的愿望就是让这老北京的传统手艺传下去,让更多人都看到这些精美的灯彩。(供稿单位:大兴区农委)
相关新闻
- 甘肃省庄浪 扶贫车间复工忙 2020-03-13
- 冬闲年货生产忙 富了农民浓了年味 2019-12-31
- 正月十五照灯笼 2012-02-03
- 新疆福海县齐干吉迭乡贴春联挂灯笼 喜气洋洋迎春节 2015-02-17
- 甘肃泾川:大红灯笼送农家 2015-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