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一个现代农业"中关村"
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我们认为琉璃河镇作为首都农业大镇,应进一步解放思想,跳出农业抓农业,根据首都绿色北京、科技北京、人文北京的战略发展定位和房山“三化两区”的总体发展目标,把全镇建成多功能的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中关村”。
树立三个意识,高起点规划现代农业“中关村”
解放思想,首先要敢想,科学的想叫规划。我们要站在更高点,高水准规划琉璃河镇的未来发展,就必须树立“三种意识”。
一是面向首都的意识。首都是全国的中心,中关村是中国的“硅谷”,在中关村“一村十园”发展规划中,正好缺少农业高科技园区,缺少对农业文化的深入挖掘与开发,而这些城八区不搞,近郊区搞不了,我们琉璃河镇却有着明显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二是快速发展意识。过去我镇的干部,一直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在经济发展中求稳不敢快,缺少战略眼光,缺少大的气魄,经济发展增速一直维持在10%左右。我们选择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就是要拿出比、学、赶、超的劲头,丢掉原来的老眼光,充分利用4629.75亩工业及仓储用地和2923.5亩居住用地的资源优势,摆出家底儿干事业,使琉璃河镇进入快速发展的起飞期。三是招大引强意识。制约发展的瓶颈,不是单一的人、财、物、交通、功能区的问题,而是部门联动,政策集成问题。建设现代农业“中关村”,单靠一个镇的经济实力和权限难以实现,要举全区之力,攥紧拳头办大事,从而实现单位土地面积上最大的产出比。以发展大型企业,来实现当地农民的充分就业,走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之路,让农民有工资性收入,让农民买得起、住得起楼,并且通过发展产业,增加财政收入,壮大集体经济,走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步协调发展之路。
打破原有格局,超前谋划现代农业“中关村”
按照以上思路,示范区将集信息、科研、生产、加工、展示、仓储、物流、交易、旅游、会议、会展于一体,规划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科技孵化区、国际农业展示区、农业休闲区、现代农业加工区、商贸交易区、市场服务区、仓储物流区、会议会展区等功能基地,以中粮集团为首带动农产品加工,通过中国农大等科研院所,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进行工厂化种苗的快速繁育,带动周边和辐射区名特优品种的普及与推广,利用园区在产后加工、销售方面的独特优势,以项目为纽带把周边农民组织起来参与高科技种植和养殖业生产。重点围绕现代农业五大功能,最大程度的实现农业科技示范的引领效应,高科技农业集聚效应,农业特色产业的规模效应。
突破固有模式,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中关村”
坚持“立足房山、面向北京、服务全国”宗旨,采取“政府主导、财政引导、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制定政策和措施,对示范区建设中的土地调整、资金投入、招商引资等予以优惠,整合各类项目资金、人力、物力,集中注入核心区。建立多层次、分级负担的投入机制,通过政府优惠政策,积极进行招商引资,“筑巢引凤”,“腾笼换鸟”,吸引世界上最为前瞻理念指导,吸纳科技含量最高端企业入驻,把真正具有全区特色的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最大限度地把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把产业优势变为规模效益,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立足高科技创规模、优化产业创品牌,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走“一区带多园”的发展道路,打造全国最大的“农业航母”。
我们将围绕中心区、发展区、辐射区三大区域建设,中心区以京石高速与琉窑路交叉点为核心,辐射平各庄、祖村、兴礼、北洛等4个村,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在房山区与中关村签订的“合作共建良乡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框架协议”基础上,补充内容,先建立中关村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再建设中关村房山现代农业示范区,最后打造中国琉璃河现代农业示范区。
北京房山区琉璃河镇党委书记刘宝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