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让长春农家生活更惬意
本报讯(记者 阎红玉)夜幕降临的时候,一束束明亮柔和的灯光洒向了长春市郊外的农村,忙碌了一天的农民也和城里人一样,在明亮的路灯下三三两两地惬意散步。这是记者日前在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合心镇于家村看到的情景。“这里的路灯可不是普通的路灯,是太阳能路灯,只要接受一天的光照,就能提供6个多小时的照明。有了它,晚上我们村里都是亮堂堂的,农民晚上出门和回家胆子大了,小偷也不敢来我们村偷东西了。村委会因为有了这些不用电的路灯,再也不用为交电费发愁了。”于家村农民张老汉向记者介绍说。2008年,于家村被确定为国家乡村清洁工程建设示范村后,在区、镇等部门的支持下,先后安装上了79盏太阳能路灯。
长春市农安县合隆镇谷家岭子村平安堡屯农妇陈秀梅说:“以前我炒盘土豆片,用大锅烧柴得用十来分钟,现在用沼气做饭特别方便,又快又干净,五分钟就炒好了。以前做饭像打仗似的,用玉米秸秆做饭,又是烟又是灰的,经常把我弄得灰头土脸的,做一顿饭最少也要一个小时。”她告诉记者,她家的沼气池是去年秋天建的,沼气池容积为8立方米,建沼气池所需的2400多元大部分是由国家、省、市补贴的,自己只出了300元。“我们这个屯共有55户农民,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沼气。”这两个村的变化只是长春市广大农村利用新能源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长春市农村新能源项目建设以来,已累计使2万多农户受益,年节约1.5万多吨标煤。仅农户家的一个沼气池,每年可替代柴薪2500公斤,减少土壤流失4.5吨,可使每户农民每年节约资金1000元。目前,长春市已建成户用沼气池12668户,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等技术得到了试点推广,累计推广太阳灶50万台,推广户用太阳能热水器10000台,推广节能炕30万铺、节能灶60万台,建设被动式太阳能房10万平方米,建成秸秆气化供气站6座,建设国家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