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春英:让群众靠科技致富
“我一定当好科技的火炬手,让越来越多的群众靠科技走上富路。”这是丰春英常说的一句话。今年43岁的丰春英,是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闫寺办事处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工作站站长。
丰春英很早就把“让群众靠科技致富”当作自己的追求目标。为此,他在闫寺办事处组建起全区第一个乡镇农业科技服务站,除供应农资外,还配套设立了庄稼医院、科技图书室、测土配方站,为群众提供义务服务。为让科技之火燎原,2003年,他又发起成立了闫寺办事处宏丰农业科技协会,聘请高级农艺师景立奎、李延强等担任常年技术顾问。协会以传播科技为宗旨,会员可享受最新的科技服务。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信誉,使丰春英赢得了群众的信赖。
2006年,丰春英被东昌府区聘为科技特派员。“新官上任三把火”。他烧的第一把火是,在闫寺办事处推广平衡施肥技术。他先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把各村土壤条件和农作物品种等情况摸了个透。他把土地分为三类:一是连茬种菜的,二是粮菜换茬轮作而且秸秆还田的,三是只种粮食作物而又不进行秸秆还田的。他从每类土壤地块选点30个以上,对其中养分含量进行调查。然后,他先在协会会员的农田内,实施配方施肥试验,用看得见的效益去引导带动更多的群众科学施肥。如今,全办事处已有50%以上的农田用上了配方施肥技术,每亩降低成本30多元,增加效益50多元,整个办事处共增加效益150多万元。而且,还有效地减少了因过量使用氮肥造成的环境污染。
丰春英将第二把火烧在了狠抓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推广上。经他联系,聊城大学农学院每年派两名植保专业的实习生,来办事处进行农技指导;邀请杜广申等专家前来讲课、坐诊,每年都在40次以上。自己出资购买了广播喇叭和扩大机,安放在科技服务工作站,每天循环播放科技讲座。他还经常搜集科技知识,自费编印成小册子,免费发给群众。并争取到上级科局及办事处的支持,配备了科技110电话和服务车。2006年,他成功建起中国蔬菜王乐义视频医院东昌宏丰分院,农民可直接把患病虫害的作物拿到摄像头下,享受到全国权威专家的免费诊治,疑难问题能得到专家及时准确的解答。为推广育苗技术,他投资20多万元,在丰马庄村建立了12亩的宏丰育苗繁育示范基地。经过认真钻研,他探讨总结出了一套适合于当地拱棚茄子嫁接栽培的育苗技术,得到了专家的肯定。如今,嫁接技术已在闫寺办事处推广了3000多亩。
大力发展无公害产品,是丰春英烧的第三把火。他到各村对农户从种植,到施肥、防病等系列环节都给予指导,严格按标准化生产,并利用协会这一平台,为签约的农产品注册了“光岳宏丰”商标,使其进入了大型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