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综合信息

山东泰安市落实“四个注重”推进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

日期: 2009-03-25 00:00 作者: 张洪燕 来源:山东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为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他们建设现代农业的主体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山东泰安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做好2009年度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

  一、注重领导,科学制定工作目标。各农业部门把办好农广校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及时研究、协调解决办学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其健康发展。2009年,泰安市计划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0万人次,绿色证书培训1179户,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中专招生707人,高等层次农民教育大专招生355人,建立农业科技示范户2万个。

  二、注重实际,丰富创新教育培训载体。充分发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农业职业教育、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中的主渠道作用,发挥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以及农技推广机构的人材、技术和网络优势,构建开放、竞争、有序、高效的农业教育培训新体系。积极实施“百万中专生计划”,继续做好与高校联合办学和成人高考工作。加强与组织部门的联合,合力开展农民培训工作,加快骨干农民、技术人员及村干部的职业教育。全面开展“三进村”科技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工程,积极承担新型农民培训项目,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三、注重内容,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从当地实际和农民群众需求出发,科学确定教育选题。加强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生态环境意识等方面的教学资源建设,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探索应用卫星远程教育,研究开发计算机网络教学,增强办学手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宣传媒体和科技下乡宣传、科技大集、集贸市场、发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认真总结经验,切实做好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方面的情况通报及工作进展情况报道,营造良好氛围。

  四、注重质量,切实加强教学管理。实施一个目标(确保教学质量)、二个体系(质量评估体系、质量监控体系)、三个加强(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环节落实)、四个机制(教学班班主任制、教师“双师型”制、教学双元制、学员“双证”制),努力提高农广校教学质量。同时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突出抓好注册录取工作,确保农广校人才培养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泰安市农业局)